[关闭]
@Half-Bread 2021-03-29T04:21:47.000000Z 字数 879 阅读 118

保密管理知识

保密管理


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定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保密管理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这是主体)为了国家的安全与利益,依法主管本行政区的保密工作,对国家机关和涉及国家秘密的单位、相关社会组织与个人涉及国家秘密的活动进行的指导、监督、管理等行政活动的总和。(客体是保密法律义务关系主体涉及国家秘密的所有事项
方针是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依法管理,既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又便利信息资源的合理利用。
原则:最小化、全程化、精准化、自主化、法制化

保密审查:第三讲
分为:信息公开审查、对外提供涉密信息审查、资质审查(从事国家秘密载体制作、复制、维修、销毁,涉密信息系统集成,或者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等涉及国家秘密业务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经过保密审查,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人员审查
信息公开审查原则:谁公开、谁审查,事前审查,全面审查,依法审查(主体、程序、依据)

保密管理体制特色:我国现行保密管理体制实行党管保密的原则,各级党委保密委员会办公室和各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是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各级保密委员会由同级党委组建,受同级党委领导,对其职权范围内的保密工作实施领导,并对同级党委负责。

保密管理机制:保密立法, 定密管理,保密工作责任制,保密审查,保密检查查处

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基本职能
* 制定法律、法规和标准
* 指导协调
* 指导:
* 协调:协调业务部门的保密管理工作,制定具体的保密范围。
* 监督管理
* 案件查处、奖惩、涉密审查等
* 宣传教育培训
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运行职能
* 定密管理
* 依据:(保密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定是定密的唯一依据。)
* 标准:是否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是确定国家秘密的基本标准。(《保密法》第九条规定了国家秘密的7个具体范围)
* 权限
* 定密责任人(机关、单位负责人及其指定的人员),承办人提意见、定密责任人批准。
* 知悉范围
* 期限
* 国家秘密流转
* 国家秘密的变更与解密
* 条件
* 基本要素
* 解除
* 条件
* 国家秘密的标志

添加新批注
在作者公开此批注前,只有你和作者可见。
回复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