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roper
2016-07-12T13:22:40.000000Z
字数 1489
阅读 971
travel
曾虑多情损梵行,
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在兰州法雨寺的时候跟熟哥开玩笑,我此次出行是来找寻信仰。的确,一路上,在兰州法雨寺的放生仪典上听经诵偈,在湟中塔尔寺打坐祈愿磕长头,在西宁东关清真大寺跟着十万穆斯林参加开斋庆典,但是如果要选择一种宗教作为信仰的话,我觉会得是藏传佛教,事实上,后来我也是这么做的。
那一天,跟塔尔寺的喇嘛聊了一会儿,我问,“怎样才算信佛?”,他答,“你了解佛吗?”
我是从青海湖下来的第二天去的塔尔寺,和好友小杨一起。清晨从西宁坐车前往湟中,车票三元,颠颠簸簸开了一个小时,终点站便是塔尔寺。一下车,很多摩的就围拢上来,“塔尔寺,有座”,其实没有必要,塔尔寺很近,走过一条街就到了,而且,这条街道,绝对值得一逛。
去往塔尔寺的那条街,远远地就能听到叮叮当当的声音,进去之后会发现一整条街两边都是铜器店,湟中的铜器制作工艺是入选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因为在塔尔寺附近,受佛教文化的影响,制作的多为寺院建筑装饰,法器,佛像等,,且装饰图案多为“八吉祥徽”。店主自己也是工匠,每日就在这街道门面口敲打,每个人顾自雕琢着手头的器皿,可能都没有体会到,一整条街道的敲击声在游客看来,是多么有趣,有高音,有低音,大件的铜器声音浑厚,小件的清脆,同样的材质,在不同力量的敲击下,声音也不同,总之就是少了些指挥,显得有些嘈杂。
先前听闻塔尔寺的商业化比较严重,其实不然,塔尔寺只是游客多了些,寺庙里面多是导游带领着的旅游团,商业化氛围完全不及凤凰古城,西塘,乌镇等地。还是非常值得去看一看的。
去塔尔寺之前,完全没有做过功课,也不知道里面有什么,只是为了等6号的开斋节,不得已在西宁多待一天,听了吉吉的建议,才来的塔尔寺。进去之后,才和小杨一起参观了祈寿殿和护法殿,就分开了,因为我赖在大经堂不走了,小杨因为参观完要赶回西宁和马来西亚姐姐阿swa一起参观青海省博,不得已丢下我一个人继续参观。
我有一整天的时间在这儿消磨,看到大经堂雨廊下有几个人在磕长头,一直以来,就特别佩服他们的那份虔诚。我穿着裤衩,短袖外面套着长袖衬衫,扣子也不扣,就静静地走过去,盘腿坐在旁边。靠门的地方一个喇嘛在讲经还是怎样,周围团坐很多普通模样的市民,他们都是来磕长头的,只是这个时候在听讲。我的身边就一个穿着传统藏族服饰的老妈妈,顾自磕着长头,站起来的时候时不时看着那边讲经的喇嘛,静静地听一会儿,又继续磕头。身边摆了四颗石头,手上一串佛珠,都是计数用的,一段时间了就移一颗石头上去,全部移上去了再重新开始……
那一天,我跟着磕了很多长头,虔诚的人会磕十万个,因为塔尔寺中大金塔中那棵菩提母树上有十万片叶子。藏族老妈妈跟我语言不通,真心不知道她说了什么,她会在我动作不规范的时候提醒我头要抵地,也会时不时在我们四目相对的时候竖起大拇指,大概是夸奖我的虔诚吧。
我不知道我磕头是为了什么,当时心中想的就是仓央嘉措那句诗,
那一年
我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为了心净吧……
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出生地,来这儿磕长头的人很多,地板几年就会换一次。塔尔寺里面严禁拍照,我只是偷偷拍了一张摩得发亮的地板。
磕长头的人脸都脏得很,但是他们的心却非常干净。
只记得跟着老妈妈一起磕了很久,直到肚子饿了,恰好一个过来磕头的女僧人分了桃子给我们,然后她就坐在旁边吃东西,就是超市买的那种3+2饼干,真的,大家都是普通人,只是她的心中多了一份信仰。我临走的时候把包中的沙琪玛分给了她们两个人,她们说了谢谢我也听不懂,反正挥手再见,我就继续参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