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Tmacy 2023-02-13T01:17:28.000000Z 字数 3876 阅读 272

关于社会主义的一些看法

未分类


前言:微信群里的交流,你一言我一语,大部分情况会把主题聊偏,甚至有过激交流的情况。我想按照文章的形式输出一些观点,仅限与个人之间的交流,不适合广泛讨论。通过文章传递有点像过时的信件交流,但比起微信讨论更正式,也容易冷静思考,尤其是面对社会主义这种争议焦点的敏感领域。一些观点仅限于我接触到,看到,了解到的层面,肯定有不成熟,不客观的认识,多指正。

社会发展的客观性
了解社会主义,总是能听到科学社会主义的概念。因为要区别其他形式的社会主义,例如空想社会主义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往往会首先确认为是科学的。所谓科学的一定是基于客观性的发展规律而来,理论结合实践也是我们最重要的探索思路。那么资本主义就不科学了么?农业社会也就不科学了么?我认为,只有社会主义才强调科学,因为社会主义是从理论发展出来的一种概念,既然是理论而来,必然有假说,有假设,有设想,有实验,更加有了理想。为了区别那些空想的不切实际的理论,才会着重强调科学社会主义。农业社会,资本社会不会去重点构建社会意识形态,一切都从经济发展规律而逐步演变,所谓的各种社会理论,归根到底是为了经济利益。例如封建王朝的各种礼教,纲常,资本社会的各种主义和运动。他们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经济利益,创造了很多文化和思想。一切的原因都来自经济的发展方式。农业文明适合封建社会形态,首先要能吃饱饭,让农民牢固的捆绑在土地上,封建统治才能长治久安。资本社会适合自由主义形态,要让廉价的生产力自由流动,让一切生产资料都可以自由交易,从而资本可以在交易中牟利。在社会主义概念提出之前,主流的意识形态不会关注社会发展的客观性,往往都在为各自的经济支柱保驾护航,大部分人都会捆绑在一个固定的利益集团中,即便是被剥削的一方也会为了切身利益而守护各种主义和思想。直到有一天发现,根本矛盾是无法解决的,只能通过强硬的手段去解决一些事情。
不同的社会形态的根本差别,肯定就是生产力的根本差别。农业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会向资本主义社会靠拢,因为土地控制不住那么多人了,工厂才是人力的归宿,劳动力都变成人力资源,因此产生无产阶级群体。无产阶级因为思想解放,必然会抵抗剥削与压迫,不断与资产阶级斗争。无产阶级如果坚持资产阶级的文化与理论,必然就类似农业社会的王朝更迭一般,利用经济周期来阶级跃迁或跌落,资本主义社会不担心总统的更替,权力的变更,因为这些表象都是背后资本的操作。换句话说,无产者会通过努力,成为资本家,从而变成资本的话事人。在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行过程中,无产者是无法跳出这个循环,只是不是所有的无产者都能通过努力达到阶级跃迁,所谓内卷就是无法跃迁的无产者的无用的努力。
社会主义的理论是为了给无产者一个解放的思路。所谓解放就是跳出资本的约束,彻底摆脱资本经济运行规律,创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但空想的社会主义,往往都是偏离客观性的,也就是偏离当下的生产力水平,偏离具体的社会文化与意识形态。这样的发展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对社会的破坏,无法长期维持的。为什么社会主义道路是曲折的,需要我们实验,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因为它就是一种理论,是一种理想,或者一种信仰。这种社会关系是空虚的,只有一步步试错才能找到可行道路。那么那些发展道路的曲折点,我们虽然了解,但是曲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曲折的直接原因,有很多层面,但根本原因,我的理解就是无法摆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就是还是在按照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逻辑发展。但我们也有一段时间可以做到摆脱,直接采用"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开展经济活动,但那根本无法维持下去,究其原因就在于生产力远远达不到那种水平。也就是说,在生产力发展达不到摆脱资本经济逻辑之前,无法维持按照社会主义经济逻辑的社会发展。

社会经济的动力
资本主义一直在发展变化,目前依然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各种社会形态的形成,一定是符合社会客观规律的发展的,也就是社会组织形式能够促进财富的增加,促进生产力的提升,促进文化的繁荣,促进科技进步。资本主义的诞生并没有理论基础,资本家往往都是利益驱动,对于农业社会的打压往往希望提供各种经济上的便利,而非改朝换代。即便改朝换代是结果,但也是资本家在寻找合适的代理人。资本家的目的就是为了生意,为了利润,为了财富。社会主义理论更多的源自被压迫的无产者,无产者希望不被压迫,不被剥削,能分享财富,能占有生产资料。社会主义的理论最初是为了分配,而非创造先进的生产力。不可否认,真正的生产力来自广大的劳动者,资本家只是在用资本来控制资源,剥削,吸血广大智慧的劳动人民。但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核心来源于贪婪的人性,而这才是生产力的真正原动力,社会经济推动力的终极来源。无论你是劳动者,还是资本家,贪婪是永恒不变的,因为大自然的规则就是生存,而贪婪是生存的核心要素。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更多的倡导集体,无私奉献,在当前的经济规律下这肯定是反人性。也就是说,如果无法利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解决贪婪的人性,就无法彻底摆脱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必然要顺应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利用资本来发展生产力,利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来解决人性的贪婪,从而才能达到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础
人类文明的核心一直尝试了解这个世界,人类一直以来希望能解构大自然的奥妙,自然规律对于人类是至高无上的真理。人类也是一种生物,目前看来,自然生物最基本的需求就是生存。如果有一天我们能解决生存问题,那么一切的贪婪与欲望都会朝着高度发达的文化领域前进。共产主义社会的根基,就在于一个人在社会中可以自由生存,不再依赖金钱,不再依赖权势,不担心衣食住行的基本问题,生病住院都可以得到全面保障。这种理想状态的初级形式,我们现在的社会称为财务自由,只所以说初级形式,因为现在的财富自由只是钱比较多,资源获取不担心,但要担心财富的继承,担心财富流失。而在共产主义社会中,这些都不用担心,因为自由生存的基石不再是金钱,资源与财富属于全人类共同持有。在共产社会中,金钱已经无法用来交易关于生存的各种资源。解决了生存问题,人类社会应该就真正控制贪婪的人性,也能摆脱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生物属性(即彻底解决种族的生存问题)。

现实的问题
人类社会发展是有客观规律的,封建农业社会的核心是土地,资本主义社会的核心是交易。封建农业社会也诞生过耕者有其田的理想社会制度,资本主义社会更是有社会主义革命家创建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包括苏联和中国,都是一种社会主义的探索。在不同时期人们都向往公平,平等,但都具有当时社会的历史局限性而导致失败,根本原因就在于经济活动的根基没有本质变化。农业社会的土地依然被地主所占有,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经济本身就是资本寡头,利用经济工具占有大量生产资料。在现在社会中,钱是衡量资源的唯一工具,金融与资本制度都是围绕钱来开展活动,人们都向往拥有足够多的金钱,掌握足够的社会资源。但社会的资源不是无限的,钱也不是无限的,少数人占有了多数的资源,这样的结果根源于资本总是朝着获利的方向流动,本质就是人性的贪婪所导致。在高度发达的的金融体系中,钱的交易是一种数字游戏,与实体经济有巨大的区别,金融游戏更能够直接获利,或者说更加容易掠夺社会财富,而并非创造财富。
很多人都能理解资本的力量,但无产者只能出卖劳动力加入这种游戏中,甚至可以从中获得资源变身为社会资本的参与者。现代资本家的剥削方式更加民主,更加自由,一切资源都可以自由交易,资本将不断吞噬整个世界的资源。能够终结这场游戏的,只有生产力,也就是进一步解放劳动人民,或许是人工智能,或许是机器人,总之将大量工厂的工人从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投入到新的生产关系的创造中。就像资本主义颠覆农业社会那样,将人从土地中解放出来,禁锢在工厂或者企业中。新的生产关系方式,必将不会是现在的企业形式,一定是未来社会主义实体的基本经济活动单元。

关于共同富裕的实验
我们无法在现有生产力基础上,直接设计一种看起来合理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所谓跑步迈入共产主义社会。实践也证明这种做法只会带来社会混乱与倒退。实际上,我们应该研究社会发展规律,从社会实践出发,发展一种可行的社会主义制度,而并非人为设计的空中楼阁(理论中的社会主义)。我们希望能创建一种经济单元,让财富不再被少部分人所占用,但是这个实验应该建立在生产力的解放上,也就是可以创造出足够多可以满足人们某方面需求的产品,当资源充足到没有交易价值,没有差价,没有剩余,资本主义也就不复存在了。同样,当一个资源需要被资本定价时,需要被交易时,那么一定是能够被资本所控制的。那么我们现在尝试的方向,只是在现有的范围内实现公平分配,但内在中不能激励人们创造新的生产力,不能让资源充足到满足人们需求,如果资源还是使用金钱为工具进行交易,那么必然逃离不出资本运作规律。具体到实验过程,消费者没有参与创造,不应该成为利益的分配者。感觉这种模式类似一种返利方式,看起来不一定有打折或者降价吸引人。外表看着是长期投资,但实际能分到多少还是由公司决策者来决定,并且只有等足够长的时间才能获得较好收益。消费者购买产品一定是物美价廉的,或者带有其他意义的商品。消费的是商品本身价值还是其他意义,要看商品的定位,这将决定商品的定价。例如钻石就是一个很典型的案例。其实研究这些内容与共同富裕,共产主义一点关系都没有,只是一种资本经济活动形式。总体来说,这个实验看着还是一种变相的投资。
一点个人观点,有的观点没有解释思考过程,如果能共同讨论最好不过。

添加新批注
在作者公开此批注前,只有你和作者可见。
回复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