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in
2015-12-30T13:43:05.000000Z
字数 2815
阅读 2623
数字电路
复习笔记
由教材、上课PPT以及网络来源收集整理,错误之处敬请指正。
本纲要由干小喵复习整理,希望减轻大家的复习压力。(>^ω^<)喵
传统
采用自下而上的设计方法;由人工组装,经反复调试、验证、修改完成。所用的元器件较多,电路可靠性差,设计周期长
现代
现代EDA技术实现硬件设计软件化。采用从上到下设计方法,电路设计、 分析、仿真 、修订 全通过计算机完成。
数字电路的分析:根据电路确定电路输出与输入之间的逻辑关系。
分析工具:逻辑代数
电路逻辑功能主要用真值表、功能表、逻辑表达式和波形图
模拟信号:时间和数值均连续(数学定义,平滑,左右极限相等)变化的电信号,比如正弦波、三角波。
数字信号:时间上和数值上均是离散的信号
由于工作信号和研究对象的不同,导致分析、设计方法以及所用的数学工具也相应不同。
由于数字信号便于存储、分析和传输,通常豆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数字波形
时序图
由于各信号的路径不同,这些信号之间不可能严格保持同步关系。为了保证可靠工作,各信号之间通常允许一定的时差,但这些时差必须限定在规定范围内,各个信号的时序关系用时序图表达。
每秒传输数据的位数
实际脉冲波形如图,存在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
上升时间 和下降时间从脉冲幅值的10%到90%0上升
下降所经历的时间( 典型值ns )
脉冲时间t/周期T*100%
例1 设周期性数字波形的高电平持续6ms,低电平持续10ms,
求占空比q。
解:
脉冲幅值的50%的两个时间所跨越的时间
十进制整数部分按2取余法,小数部分按2进位法。
三位、四位二进制数转化为八进制和十六进制数。
不足的位数用0补足。整数部分0补左边,小数部分0补右边。
加权法。
原码转换成补码,整数不变,变的是负数,负数符号位1不变。变换如图。
若小数部分为正数,原码转化成补码,不发生变化。
小数部分为负数,变换同整数部分,符号位为1,其他位按位取反之后,末位加1
X = 01001
X的补码是 01001
分为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图中上面为并行传输,下片为串行传输
以一定的规则编制代码,用以表示十进制数值、字母、符号的过程。成为编码
将代码还原成所表示成的十进制数、字母、符号的过程称为解码
若将所需编码的信息有N想,则需要的二进制数码的位数n应满足
自然二进制代码是按照二进制代码各位权值大小,以自然向下加一,逢二进一的方式来表示数值的大小所生成的代码。
相应的,没有确定位权值的编码叫无权码,也叫非恒权代码。
一种无权码
(假设以二进制为0的值做为格雷码的0)
G:格雷码 B:二进制码
G(N) = (B(n)/2) XOR(异或) B(n)
1.格雷码的最高位与二进制相同
2.从左到右, 逐一将二进制代码相邻的2位相加(舍去进位),作为格雷码的下一位。
1.二进制码的最高位与格雷码6最高位相同
2.将产生的每一位二进制码,与下一位相邻的格雷码相加,作为二进制代码的下一位。
与非运算
或非运算
异或运算
同或运算 (两个输入变量的值相同,输出为1,否则为0)
逻辑表达式
与或式、或与式、与或非式、与非-与非式、或非-或非式
逻辑真值表
波形图表示方法
25恒等式可以证明,若两个沉积相中分别包含因子A和,而这两个乘积项的其余因子组成第三个乘积项时,则第三个乘积项是多余的,可以消去。
对于任意一个逻辑式Y,若将其中所有的“与”换成“或”,“或”换成“与”,0换成1,1换成0,原变量变成反变量,反变量变成原变量,则得到一个新的逻辑式即为逻辑式Y的非(Y')。这个规律称为反演定理。
1、需要遵循“先括号,然后乘,最后加”的运算顺序,也即数字电子技术中的运算法则。
2、不属于单个变量上的反号(非)应保留不变
若Y=A(B+C)+CD
Y‘=(A'+B'C')(C'+D')
=A'C'+B'C'+A'D'+B'C'D'
=A'C'+B'C'+A'D'
与、或互换,0、1互换
变换时时保持“先括号,然后乘,最后加”的运算顺序
当某个逻辑表达式相等,则它们的对偶式也相等
对于 n 个变量的逻辑函数而言,它的与项如果包含全部 n 个变量,即每个变量以原变量或反变量的形式出现一次且只出现一次,那么这个与项就称为该逻辑函数的最小项。
对于 n 个变量的逻辑函数而言,它的或项如果包含 全部n 个变量,即每个变量以原变量或反变量的形式出现一次且只出现一次,那么这个或项就称为该逻辑函数的最大项。
略
核心要领就是 用最少的块覆盖最大的面积,且每个块需要有自己独立的1存在,独立的1是指下图中一个最小项
化简步骤如下:
无关项的值可以取0或1,只要使得化简简单即可,因为输入项之中没有这些无关项,这些变量的取值集合根本不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