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nageshui2016 2016-09-26T10:42:28.000000Z 字数 970 阅读 472

好奇心日报

阅读 记录 0924


产品

用户定位:20 到 29 岁年轻中产

内容定位:商业洞察、生活方式和年轻中产

生活方式:生活中的选择,日常生活中面对各种选择(包括吃穿、娱乐)

内容模块:好奇心研究所(用户参与调查互动)、栏目中心(不同类型专专栏)根据用户兴趣自动匹配、主体内容(基于影响年轻中产的生活方式:商业、设计、top50、游戏等)

传统非专业领域的媒体报道的都是热点新闻,面向的是大众,希望用户越多越好,内容种类就会越多。信息膨胀,给到想要的信息,用户定位准确,目标明确。

茜姐当时推荐我时,是觉得内容对味,前沿、科技。看了他家的关于,介绍了每一位员工,里面记者最多其次是编辑,果然是内容为王,采访写稿,干货

我看到的时候,觉得是界面交互酷炫,居然看个日报要注册,填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很多地方都有选择标签这个动作,很多时候不愿意做。原因:我只是看个资讯,下了app,注册了,还要选择标签。真是用户想要的也就做了,很多app会将这一流程分步做,活动分享小恩小惠或是热点噱头让你下载。下载了之后浏览,在你使用的时候让你注册同时让你选择标签。不知道要是在用户非主动注册情况下,用户使用一段时后,根据用户数据问他,你的感兴趣标签是:药娘、人兽、自残么?不对,那就根据你以为的自己来更正吧,然后注册,以免系统记错。也有可能被看到了丑恶的内心,用户不敢注册了。

设计

主题内容:题目、图片、标签、评论、喜欢、时间

好奇心研究所:多了分享,这是调查,想让大家更快的分享出去

虽然封面已经把问题都说清了,但是真感兴趣回去风向的人,还是会先点进去看,别人说了啥,自己要不要答,然后才会分享,这算是强调设计者想让用户做的,所以加强,多处可以设计

专栏:多了分享、关注

觉得用户先得到了东西,才会做操作,进去确认了是他要的货,才会分享、订阅

交互

好奇心研究所的调查,大家的调查结果意见,仿照视频直播做成了弹幕,让调查本来觉得枯燥的事儿,有了互动感和趣味

WeChat_1474683672.jpeg-49.7kB

主界面一个按钮

很多阅读性质的app搜索栏都是放在首页的,应为不知道你这次上来到底要什么,你来要么是随便看看,那就看推荐,要么就是有目的来找信息的,所以搜索功能很重要。但是他比较巧的一点的是,只有一个按钮,只要你非阅读,无论你要做什么只能去按这个按钮,进去就有搜索

阅读状态

阅读状态下,下滑,不出现按钮,上滑会出现返回、评论按钮,不影响阅读

添加新批注
在作者公开此批注前,只有你和作者可见。
回复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