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cent90
2018-08-17T05:28:45.000000Z
字数 6737
阅读 1225
ico
蜂车链是基于区块链的汽车轻微事故服务网络,想要建设一套自驱自洽的共享生态系统, 解决私家车车主轻微小事故痛点。
车主遇到轻微损伤时,受到现行保费机制的影响,往往不会选择出险(出险后次年保费就会提升),而是会自费维修,蜂车链认为这部分市场空间为500亿,并且随着私家车保有量的增长而迅速增长。
蜂车体系由几个角色组成,分别是风险产品消费方、风险产品设计方、风险产品交易方和合作汽车维修厂。
风险产品消费方即车主,具有某一特点的车主组成社群,风险产品的设计以社群特征为依据,数据来源是车主在行车过程中产生的数据。
数据初期通过DAPP收集,后期加上专门的硬件收集,数据所有权归车主所有,加密存储在分布式存储系统内,数据的使用需车主授权,车主在行车过程中打开DAPP收集数据,即可获得代币奖励,被称为“开车即挖矿”,代币可以用于消费风险产品。
风险产品设计方依托社群特征数据,为社群进行产品定制,风险产品设计方并不是指定的某个机构,可以是具有独立精算能力和风险杠杆计量能力的个人、组织或机构。
体系内风险产品设计方可以为同一个社群设计多款产品,由社群投票选择他们认可的设计产品,社群认可后就会通过智能合约扣除社群成员一定数量的代币,最终包含了代币的产品会被放到市场上寻找承接方;
风险产品交易方是收取费用、承接风险的角色,风险产品交易方可以在市场上选择设计好的产品,获取费用并承担赔偿义务,产品设计方也可以是产品交易方,多个产品交易方选中一个产品,通过竞价进行选择。
合作汽车维修厂,通过报价竞争维修机会,参与蜂车网络的运转。
整体示意图如下
下面从项目立项进行一下分析,项目立项从项目必要性、项目可行性和通证经济模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A:项目必要性
从整个体系来看,不使用区块链技术同样能够形成这样一套体系,使用区块链技术主要是构建一套信任体系。
风险产品消费方、设计方、交易方和维修方,可以形成信任关系,其主要解决的是车主对维修厂定价不信任,及承包方对车报险行为的信任问题。
蜂车体系内维修厂需要根据AI定损信息和车辆照片来进行竞争报价,虚报价格无法获得维修机会,维修后车主可以对维修结果评价,影响维修厂信誉评分,防止维修厂以次充好,不尽心维修,解决车主对维系厂信任问题。
由于DAPP会收集驾驶数据,所以车险承接方可以通过数据及过往出险记录,判断车主出险真实性,无需在预防欺诈出险上耗费过多精力。
整体考量,蜂车链使用区块链技术构建出一个信任体系,消解出险过程中的摩擦,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有一定必要性。
B:项目可行性
从技术上看,其使用的主要技术手段有数据采集、智能合约和分布式存储,数据采集通过DAPP和硬件进行,整体来看,技术难度一般。
从竞争环境看,汽车轻微损失保险市场属于空白区域,目前没有竞争压力。
从推广和落地看,有一定难度,目前大众对于区块链的接受度还不是很高,吸引各种主体加入有一定难度。
蜂车链本身是想要从B端入手(比如各种保险公司),与有资源的B端企业合作,引入其资源,规模化发展用户,此种策略具有一定可行性,但落地执行具有不确定性。
同时蜂车链会在当地寻找具有上游资源的城市合伙人,通过城市合伙人以三级分销的模式快速占领市场,具体效果需要看执行,想法具有可行性。
从政策风险看,保险市场属于牌照市场,且牌照获取较为困难,自行设计保险产品具有政策风险。
蜂车链的计划是控制拓展节奏,与传统大保险公司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增值服务合作方式开展业务,最终独立获取牌照经营;积极开拓国外市场,同时可通过国外合法运作,国内服务合作形式开展。
想法可行,据官方信息已经和人保、太保、中银保险、前海财险等达成合作合作,但依然具有潜在的政策风险。
产品路线图如下,项目处于早期阶段
产品方面IOS版产品已经可以进行挖矿了,安卓版还不可以,GitHub没有找到代码库。
蜂车链依托“深圳市亚來科技有限公司”,而亚來科技旗下“蜂车”是一个车险增值服务运营商,主要是解决车主群体发生“小刮小蹭”应用场景的痛点,通过互联网区块链等技术手段和社群成员互助的运营模式(维保基金),帮助车商投保渠道与车主之间建立连接及触达路径,增强车主群体提高抗风险能力。
深圳市亚來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9月9日,注册资本:125万人民币元,所属行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经营范围:计算机软硬件、网络设备的技术开发及销售;计算机专业领域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计算机网络设备的上门安装与上门维护;计算机软件系统集成(不含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游戏软件的技术开发;网页设计与技术开发(不含网页制作);商务信息咨询;市场营销策划;企业形象策划;汽车软件设计及研发;汽车配件、汽车装饰用品、润滑油的销售;汽车租赁;网上从事电子产品、服装、家居饰品、玩具的销售;其它国内贸易;经营进出口业务。2018年2月12日变更增加汽车修理与维护;汽车美容;汽车清洗服务。
创始人/CEO,深圳市亚來科技有限公司控股股东,持股比例50.97%,名下拥有13家公司。2007年时任金蝶中国互联网事业部业务发展总监,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复合型专业背景;十多年的资深互联网与IT职业经历;有着多年研发、产品规划和运营管理的工作经验,擅长战略规划并精通互联网企业的整体运作。
领英未查询到其信息,企业信用信息查询系统中部分信息已核实。其和王治华2016年共同创立噼啪科技(一家专注于提供智能停车服务的公司)目前官网还在招聘各类人才。
联合创始人/CIO(首席保险官),马来西亚华裔,武汉大学政治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中国保监会博士后出站研究人员。第一位把保险代理人制度带入中国、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保险专家,带领团队在中国打造了友邦保险、中意人寿等保险企业,并出任首任总经理/印度大区总经理/亚太区总经理等职。在此期间,培养出的中国第一批与国际接轨的精算师、内部运营管理团队及专业保险代理人,现任职于各大保险公司并成为了各公司高联合创始人层管理人士,精通亚太区保险市场和行业人脉。
领英已核实。由于亚来科技无保险资质,其售出的保险来自于第三方合作机构,有些不明白保险官在团队中起到的作用,倒是站台的作用大于其自身的价值。
联合创始人/CTO (首席技术官),西安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信息与通信系统专业背景。先后任职于腾讯科技、腾讯财付通(微信支付)、中科招商、乐见其橙等顶级互联网公司和创投企业。从事过IM、WeblM、交易系统、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系统的研发和管理,以及创业创新市场研究等工作。历任程序员、研发组长、研发总监、联合创始人等职务,其在腾讯公司11年职业经历中,负责过QQ+亿级用户的大规模并发和核心平台系统的性能优化。 具备超丰富的互联网研发经验和团队管理能力,区块链资深架构师,而且对AI人工智能的新技术发展趋势也有深入研究。
领英未查询到其信息,网上公开资料中能够核实的是其2016年7月在乐见其橙作为总经理研发阿尔妮塔股权投资智能机器人项目,而其在2017年1月已退出,其区块链技术能力值得商榷。
联合创始人/CPO(首席营运官),英国University of Abertay Dundee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在互联网企业工作多年,先后任程序员,研发主管,项目经理,研发总监,事业部总经理等职务,参与和主持过门户级网站、Wap网站、Web内容管理系统、手机网页游戏、手机社交类应用的设计、开发和项目管理等工作。精通WEB平台和移动平台产品的架构设计和产品开发,联合创始人。极强的综合技术实力和团队管理能力,区块链产品架构设计的高级专家。
领英未查询到其信息,简介完全照搬峰会团队的个人介绍,结尾加了个区块链高级专家,但其可能无区块链相关开发经验。
联合创始人/COO(首席营运官),大学本科市场营销专业。在汽车后服务、移动互联网应用和游戏企业工作多年,曾任产品经理/总监和运营总监等职务,主导过Follow蜜(车联网)、蜂会(NGO社群平台)、哈果系列手游等产品的运营与市场拓展工作。其中多为在创业型公司工作经验,并有过两次自主创业共获得过三轮风险投资的创业项目经历。
领英未查询到其信息,2014年就在亚來科技工作,有社群运营经验,无区块链相关从业经验。
合伙人/保险产业资源负责人,武汉大学金融保险专业,大学本科学历。在平安集团的职业经历达11年,平安车险的第一代产品经理,并成长为总部车险业务管理的主要负责人;先后被华泰、太平、永诚、鼎和等几家保险公司挖角加盟,掌舵车险核心业务的规划与系统建设,成为行业人脉资 源极其广博的知名职业经理人;全保通平台的创办人&总经理。20多年保险行业职业人从业经历,主导多个大型国企的财产保险业务及多个大型工程保险业务;精通财险公司的战略规划以及核保、核赔、精算等核心业务;国内人工智能语音识别的业务专家。
领英未查询到其信息,公开资料显示其于2017年6月创办全保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从事保险行业管理咨询的互联网平台公司。
合伙人/汽车产业资源负责人,重庆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工商管理学院的教育背景。国内外汽车营销和汽车后市场的资深专家,住建部智标委/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广东省物业行业协会的特聘顾问。曾经任职于沃尔沃汽车中国主管市场工作,以及广州百利集团的总裁,统筹管理汽车智能家居的国际市场和投资业务。互联网停车噼啪科技的联合创始人&执行总裁。
领英资料较少,公开资料显示其任广州百利文仪公司总经理,并非广州百利集团的总裁。其经历与汽车营销及售后别无很大关系。
合伙人/汽修服务商负责人,北京理工大学车辆专业本科毕业,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管理和浙江大学管理科学研究生专业学习。特大型兵工企业从事坦克设计多年,后转至中德大型汽车合作北方奔驰项目,最早学习研究奔驰公司售后服务管理体系并成功引进到特大型国企北方公,建立起全国最早的大型国有企业汽车售后服务体系。与世界最大的PCCP管道公司合作成立中国第一家合资企业,以及与国有上市公司合作的管道企业任总经理。2015年开始从事汽车后市场的互联网+行业,任副总经理,主要负责汽车维修与停车场平台的业务拓展与客户关系维护。 领英资料较少,显示其就职于亚來科技任IT经理,与其简历不符。
合伙人/精算师,澳大利亚麦考利大学商科学士,精算和会计双方向,国际认证CFA,澳大利亚精算局高级精算师(AIAA)。毕业后进入美国罗素投资基金墨尔本分公司,从事精算评估与并购咨询工作。后加入美国安怡翰威特香港公司,从事精算评估和员工福利咨询工作。再加入普华永道精算部和融资并购部,负责普华永道审计客户养老金精算评估,参与寿险准备金评估工作,并由此跨入融资并购财务顾问服务领域。服务的保险客户有平安AXA泰国、AIA新加坡、三星火灾海上保险等。目前任安永首席永融资并购部副总监。10年的精算评估工作经验,主导大型国企精算负债评估工作,并参与、主导多行业融资并购项目。
领英已核实其经历,目前为安永 - M&A 收购兼并 - Associate Director 副总监,但照片难判断其为同一人。蜂车链有一位精算师合伙人有点弄不明确其团队的用意。
团队核心成员大部分为CEO余凯锐的老部下,从事传统互联网相关产品开发运营,团队较为稳定,团队内成员的区块链行业开发运营经验相对较少,这是项目的短板。成员中比较有亮点的是黄金财首席保险官,其履历可谓丰富,但蜂车链虽与车险相关,但其在项目中起到的作用噱头偏多一些。CTO杨谦其履历看似是技术牛人,但其为区块链资深架构师值得怀疑。故该团队区块链项目研发及运营能力需要进一步观察核实。而蜂车链基于数字资产的汽车轻微事故服务网络与团队相匹配,初步分析该项目有实体运营公司,但这种运营模式(维保基金)未在其经营范围之中,势必会与第三方合作(如太保、人保),无形中增大了项目成功的风险。
BEET解决风险保障中道德风险规避和专业门槛难题,降低用户参与门槛。BEET在项目里作为博弈筹码和服务凭证流通,激励各角色相对低成本和公平地通过各自提供的服务获取合理的价值回报,提高各角色参与积极性、利于建立长期价值的社区共识。
BEET总量:128亿
融资总额尚未公布。
代币单价也未公布。
代币分配方式如下:
融资分配方式如下:
10%的团队代币锁仓一年,后续每年释放25%,总锁仓5年。
官方并没有公布VC和合作伙伴的相关信息,不过我们在蜂车的百度贴吧发现了一则新闻。
微保WeSure(以下简称“微保”)是腾讯首家控股的保险平台。微保将携手国内知名保险公司为用户提供优质的保险服务,让用户可以在微信与QQ这两个国民级的生活服务平台上进行保险购买、查询以及理赔,让保险触手可及。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PICC P&C,简称“中国人保财险”)的前身是1949年10月20日成立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是“世界500强”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PICC)的核心成员和标志性主业。2003年,中国人保财险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2328)。2016年,公司实现发展新跨越,保费收入突破3000亿元。
中国太平洋保险(A股:601601、H股:02601),又称太平洋保险,简称中国太保或太保。太保是中国大陆第二大财产保险公司,仅次于中国财险,也是第三大人寿保险公司,仅次于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它本身经营多元化保险服务,包括人寿保险、财产保险、等。
专注于为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个人和企业提供智能、专业的保险理财顾问服务,以及场景化、情境化的保险产品和保障方案。“海豚保宝”客户端和顾问端均由海豚大数据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开发并运营。
海豚大数据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由两家大型科技上市公司(科陆电子、长园集团),联合管理团队在种子轮共同实际出资8000多万元组建。
核心经营团队由具有大数据、互联网和物联网产品技术经验和丰富的金融保险管理经历、并具有强大的创新力和执行力的奋斗者组成。
北京直通万连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面向中国市场提供互联网车险技术解决方案和信息服务的公司。致力于通过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来推动互联网车险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BEET通证在生态中建立信任,解决了道德风险问题是值得肯定,但是减低成本来说还是有些牵强,因为以太坊无论销量还是费用都没有中心化的成本低廉。
因为代币的硬顶和售价都尚未公布,所以这两项暂时略过。代币分配来看基本发出去一半的代币用于融资和合作。团队只拿10%,非常合理。而且团队锁仓一年,后续还有4年陆续解锁,总锁仓5年。在众多项目中锁仓5年的项目并不多,可见项目方对自己的项目有相当大的信心。
从贴吧新闻披露的几个合作伙伴来看,还是有较多的优质合作方,很多保险公司都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
已经有不少做“区块链+车联网”项目,如 CarBlock、VOS Chain 等,更多的互联网车联网企业、保险企业都想备考“区块链”概念分一杯羹,未来行业竞争激烈,如何在这战国时代站稳脚跟,非常考验团队的各方面能力。
没有搜索到有媒体报道。
Telegram:没有建立社群,网站上只有Telegram私人账号
Twitter:没有
微信公众号:没有公众号,网站上只有微信私人账号
热度太小,没有全球综合排名。
“蜂车链”关键字并未被谷歌和百度指数收录。
并未有第三方评级对蜂车链进行评级。
截止目前收集到的数据来看,蜂车链团队在内容营销上下的功夫较少,没有在区块链主流媒体进行宣传,社区运营方面也进展缓慢,没有建立起一个社区作为与潜在参与者的沟通桥梁,导致项目的曝光度偏低。
从官网和白皮书中,也没看到有哪些投资机构参与了蜂车链。我们觉得蜂车链要打造的生态庞大,需要打通整个产业链上下游才能够很好的运转起整个系统,所以引入行业相关的龙头、顶级的投资机构一起来参与才能将“区块链+汽车+保险”这一新模式玩转。
我们希望如果团队能够多在内容营销、社群运营方面多下点功夫,因为这是考量一个区块链项目的重要指标。毕竟现在的区块链项目多如牛毛,如何在众多项目中脱颖而出,懂得吆喝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