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wuyuchun 2015-04-05T15:00:58.000000Z 字数 10674 阅读 1066

《暗时间》

读书笔记 心智发展

书籍推荐: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明天存储更多》、《社会性动物》、《找寻逝去的自我》、《决策与判断》、《别做正常的傻瓜》、《怪诞行为学》、《错不在我》、《本能》、《影响力》、《摇摆》 、《进化心理学》、《学会提问》

维基百科:
一个最完整的认知偏见(cognitive bias)列表: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cognitive_biases
一个完整的谬误(fallacies)列表:
http://en.wikipedia.org/wiki/Fallacies
维基百科上关于 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 的条目:http://en.wikipedia.org/wiki/Critical_thinking

【书评】

诚如作者所推崇的,我们要学习的不是思维的结果,,而是思维的过程。前者只能解决一个特定的问题,并不具有迁移和举一反三的作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如果从这个层面来说,作者这么写这本书是合理的,每一部分他都在展示自己整个思考的脉络。对于很多想法,他都在用理性说服你,而不是硬塞给你。

但是整本读下来,你会发现来来回回都在讲那几件事。单篇文章的脉络是清晰的,但整体上却趋于混乱。当然,这本书本来就是作者的博客集,零碎似乎也是难免的。

基于人的记忆容量的问题,作者在讨论每个问题的时候列了一大堆的理由,却并不就每个理由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事后实在觉得有些难以消化。而且,选择小题目切入来讲人的认知和思维偏差,我觉得并不利于对整个知识体系形成一个脉络结构。所以,若是想要探讨人类大脑的“黑匣子”,还是需要自己去构建。作者无非提供了将心理学与生活联系的方向。

【全书梗概】

第一篇《暗时间》

认为时间对每个人是均等的是一个错觉。能够充分利用暗时间(思维时间:推理、理解、思考、反刍和消化等的时间)的人无形中比别人多出一块生命。

(批注:在今年三月之前我还一度很迷恋“一万小时理论”。脱离出来无非就是发现自己不过是在寻求一种对未来的确定感。但这种确定是虚假的。而且时间本来就只是人为创造出来的抵抗抽象和虚无的概念,本身并不具有意义。之所以强调“一万小时”,只是因为时间是最容易量化的方式。但是我更赞成作者所言的,投入时间等于时间和效率的乘积。单纯计算时间并不具有意义,反而会陷入一种理性工具主义的陷阱之中。到是要常常注意提醒自己:刻意练习,多反思多总结。)

作者总结了自己的一些良好生活和思维习惯,看后你才觉得差距究竟在哪里。由于文章列得很零碎,所以整理起来的效果也不太理想。

1)思考、反刍、消化知识,而不只是记忆;
2)充分利用碎片时间;
3)减少任务切换,专注于一件事情;
4)练习迅速进入状态(心流)的能力;
5)提高思维体力(保持专注状态的能力);
6)提高抗干扰能力:有干扰的环境中看书、利用各种碎片时间阅读和思考等。
7)设计进度条,分解并核对任务;
8)不要过早退出循环,除非基于足够的信息;
9)持之以恒;
10)反思:把自己的思维当作目标去思考;
11)不要推迟决定,而是好好思考和调查后作出决定并坚持下去;
12)提高自学能力。
13)学习一个小领域的时候,时时把“最终能够写出一篇漂亮的Survey”放在大脑中提醒自己,就能有助于在阅读和实践的时候有意无意地整理知识的结构、本质和重点,经过整理之后的知识理解更深刻,更不容易忘记,更容易被提取。

第二篇 思维改变生活

1、逃出你的肖申克
1)亲身经历
由于我们认知的局限性,很多时候需要亲身经历才能明白。但是同样因为认知的局限性,亲身经历也不一定能够明白。而且你不可能凡事都先去做尝试,这具有很大的机会成本。
所以,我们必须依靠理性的力量——观察学习和归纳推理来获得经验。尽量去让我们大脑中假想的角色去经历失败——我们通过推理发现某条路行不通,就避免了现实中去碰一鼻子灰。我们在大脑中走得越远,在现实中就走得越稳。

2)先验假设
先验假设帮助我们应对各种复杂的信息,使我们能够适应信息量爆炸的世界。但先验知识恰恰也正是偏见的本质来源。
偏见一方面能够使我们事先就对未知对象的属性进行靠谱的预测,但另一方面,也很可能成为自我实现的预言和自我妨碍的篱笆。
存在偏见,很大程度是因为思想不够开放,知识过于局限,所以才任由先验假设左右我们的认知。所以,开阔视野,多积累知识,以及和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的人讨论,否则就算抱着“我可能是错的”这种信念,你也不知道怎么去证伪自己的一个猜测。也要时时提醒自己,“这只是一种解释(可能),未必是唯一的解释(可能)。(想不出其他解释不代表就不存在其他解释)。”

(批注:人和人之间的很多误会就是来自于偏见和选择性关注。我们无法控制不去揣测别人的意图,但是这种揣测的依据只是我们能够看到的那一面,因为你不知道另一面的存在,所以你无法推翻自己的猜测。而又因为无法推翻,所以就会把这个猜测等同于真相。这也是很多阴谋论的来源。)

3)原始反射
人的大脑是经过漫长的进化年代“堆积”起来的,从只有原始的反射模块,到拥有初步的情感区域,一直到高级认知能力。这带来了“进化时滞”的问题。原始反射模块适应的是远古的生活,而不是现在。
对远古生活的适应性,将贪婪、嫉妒、短视、投机等天性印刻在我们的基因之中。而这些天性又具有最高的优先级别,所以比如好好学习之类的事情会在原始反射模块的作用下败下阵来。
我们所说的“自由意志”比想象中的更为脆弱。主管行为的并不仅仅是你的“认知”模块,认知模块发完话之后自会有更强大的情绪模块藐视“上级”的决定。我们的认知模块做得事情,往往就是当你被天性绑架的时候,为你做一个合理的自我辩解而已。
弱小的认知模块想要逆袭也不是没有办法的。我们可以采用各种认知方法来“诱使”或“要挟”我们的情绪大脑同意去执行一件事情:我们向朋友承诺我们要做的事情,于是我们的情绪大脑会迫于信誉受损的压力而去主动完成这件事情。
另一方面,大脑的模块遵循用进废退的原则,经常动用理性思考也能够锻炼理性大脑的“实力”,在更多的决策场合获得压倒性优势。

4)理智与情感
我们的所谓理智有时候只是在为情绪大脑作掩护。
当我们迫于情绪大脑的压力放弃了自己的计划——比如不玩游戏好好学习时,我们的理智大脑会试图为其寻找一个合理的解释。
尤其当我们为一件事情付出了很多的机会成本之后,这种自我辩解越发显著。在认知失调的作用下,我们甚至会强化错误的认知。
此外,当我们的内心抱持着一种观点之后,我们会对那些对自己有利的证据不加细查,而对那些对自己不利的证据则死抠烂打揪住一点小辫子就不放;同样,我们还会倾向于勤劳收集有利证据,并忽视不利证据。
而我们却还认为自己其实很“理智”。
应对我们的这种心理漏洞,单纯自制很容易败下阵来。我们可以以其矛攻其盾,当你意识到你行为的背后是原始的大脑在操控时,就会觉得任其驱使是一件愚蠢的事情,而我们的大脑不希望自己看起来愚蠢,所以就能够摆脱它的驱使却不引起情绪上的反抗。
我们还可以转移注意力,“眼不见为净”,而不是去和强大的情绪系统对抗

5)自利归因
也就是把一件事情发生的原因归结为对自己有利的那种情况。比如明明不去做某件事情是因为“我不能”,却要告诉自己和别人是因为“我不想”。我们很多时候会为了自利偏差而过分注意自己的表现,为了显得不愚蠢放弃了进步的可能性。
它的另一个表现形式是选择性注意——“观察者偏见所起的作用像一个过滤器”,用唯心主义人择原理的话来说就是“世界是这个样子是因为我看到它是这个样子”。 我们每个人内心的观念都会对我们看待周围的事物起到一个滤镜的作用,过滤一切所见之物。扭曲它们以使它们符合我们内心的主观意识。

2、书写是为了更好的思考。
书写是对思维的备忘和缓存,同时你可以借此与自己对话,反思自己的思考。

3、从现在开始写博客。通过博客,
1)可以交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2)试图说清楚一个问题可以发现自己知识的缺漏,促使自己深入在知识结构之中
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盲点,通过讨论可以进行反思
4)可以激励你持续地学习和思考
5)学习持之以恒地做一件事情
6)一个长期的价值博客是一份很好的简历

4、遇到问题应该自己动手,而不是一味求助别人。
寻找捷径只是理性经济的局部最优解。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会知道下次遇到问题时应该去哪里寻找答案,会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到很多相关的知识,并且还能培养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

5、作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人的不可替代性和核心竞争力:
1)专业领域技能:成为一个专业领域的专家,你的专业技能越强,在这个领域的不可替代性就越高。
2)跨领域的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判断与决策能力,Critical-Thinking,表达沟通能力,Open Mind 等。
3)学习能力:如何培养学习能力,到目前为止我所知道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持续学习和思考新知识。
4)性格要素:包括专注、持之以恒、自省(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的能力,这是改进自身的大前提)、好奇心、自信、谦卑等。

第三篇 跟波西米亚学解题


【观点】

1、过早退出的原因往往在于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于投资时间最终无法收到回报的恐惧,感受到的困难越大,这种恐惧越大,因为越大的困难往往暗示着这个任务需要投资的时间越大。所以其实我们都是直觉经济学家,当我们说“畏难”的时候,其实我们畏惧的不是困难本身,而是困难所暗示的时间经济学意义。

2、有人会因为无法作出决定就推迟决定,然而实际上推迟决定是最差的决定,在推迟决定期间,时间悄悄流逝,你却没有任何一条路上的积累,白白浪费了时间。

3、如果你有一些钱不知道花在A还是B上,你先不作决定,没问题,因为钱还是你的,但如果你有一些时间,不知道花在A上还是B上,不行,因为过了这段时间,这段时间就不是你的了。

4、不管有多纠结,也不要从纠结中逃离,试图推延决定,既然终究是个痛苦的决定,就痛一回,好好思考和调查之后作出一个决定并坚持下去,只要不是太不靠谱的行业(相信也没谁会在纠结了之后却选了一个不靠谱的行业的),经过你的积累总会成为高手。

5、观察、阅读,别忘带着你的理性去审视(包括本文),弄清娱乐是娱乐,知识是知识,如果你想真正得到一些知识,最好过滤一下你的信息。否则你只是在别人的思考中得意着。

6、我们的努力是为了增大结果发生的几率,而不是为了那个确定的结果。不要奢望你努力了就绝对会成功,你不会。更不要以这个理由来作为不去努力的原因,因为不去努力,那就永远不会成功。 增大成功的几率,本来就是我们付出时间的原因。

7、学会质疑自己的判断,假设自己是站在对立面的立场上帮他说话,往往能够发现很多意料之外的东西;即便别人是错的,自己是对的,试着去理解错误的一方为什么会错,为什么会有那样的看法和认识,也往往能够得到很多有益的东西,你也许会发现自己的正确其实常常也是碰巧站对了队伍,而不像自己所认为的那样,来自于严密的逻辑和不可辩驳的证据。最后,与其让别人指出自己的错误,不如自己试着去发现自己的错误。

【建议】

记忆

1)记忆的机制:
线索编码(例如当时的场景、问题的背景,甚至所处的语言环境、空间位置)。一方面,事后能否提取出这段记忆严重取决于提取线索是否丰富、以及在回忆的时候是否重现了记忆时的线索。另一方面,在回忆的时候如果不能呈现当初记忆的时候某些关键线索,就可能导致所谓的线索依赖性遗忘( cue-dependent forgetting ),在线索依赖性遗忘中,你的大脑中并非没有存放目标记忆,只是线索不对,无法提取出来而已。

2)问题

a 线索依赖性遗忘
建议:在存放文本的时候加上自己的一段概述,这似乎是一个不错的方案——我们平时在学习和记忆的时候也经常听到类似的提倡: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之后理解得更深刻(实际上是更容易记住和提取出来——知识还是那些知识;此外用自己的话复述也常常触发与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其他知识的联系,进而编码进更多的记忆提取线索,这也是另一个好处(《书写是为了更好的思考》)

b 知识的表象细节会迷惑我们的眼睛,阻碍我们对知识的转移运用(推广)
建议:我们在从既有经验中总结知识的时候,应利用适当的抽象来得出适用范围更广的知识(而不仅仅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另一方面,在遇到新问题的时候,同样应该对问题进行抽象,触及其本质,去除不相干因素避免干扰,从而有效提取之前抽象出来的知识。

3)如何学习和记忆

a 养成习惯,经常主动回顾一段时间学到的东西这不仅有利于巩固长时记忆,而且一段时间之后的回顾你可能已经因为新的知识学习从而对原先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看法,通过回顾,可以整合新旧知识,得到新的启发。

b 创造回忆的机会
(1) 经常与别人讨论,或者讲给别人听。
(2) 整理笔记:一来巩固已经淡化的记忆,二来给你重新审视知识的机会。Tip:我知道你懒(我也是),所以为了更好地创造整理笔记的机会,你可以使用一个不整理就难以检索的电子笔记软件,这虽然乍看上去是麻烦了一点,但他迫使你对知识隔一段时间就进行重读,并分类——你的记忆同样如此:良好分类的信息更容易提取。
(3) 书写:将一段时间学习的知识按照一个主题系统地“串”起来大大地丰富了知识之间的关联,平添无数提取线索。

c 设身处地地“虚拟经历”别人经历过的事情:我们的自传式记忆似乎是有某种单独存储机制的,我们在日常经验中也知道,我们的记忆中关于哪些是自己的性格或做事方式,哪些是我们所了解的朋友的性格或做事方式,我们可是分得清清楚楚的。我们可以在不同场景中非常快速地揣测“某某在这种情况下会怎么想”(这被称为 theory of mind),却不会将其与“我自己会怎么想”混淆起来,证明在我们的记忆中,关于自己的知识和关于别人的知识是泾渭分明的。

d 抽象和推广:将特例中得到的规律推广到一般情况。

e 联系/比较自身的经历:将别人的经历或者通过阅读和观察得来的经历和自身的经历进行比较,常常能够得到非常有价值的结论。值得注意的是:1)样本大小很关键:比较的个体样本越少越容易产生错误归因,最好多多观察,多多比较和总结。2)警惕“沉默的证据”、事后偏见、自利归因:读他人的传记的时候,不管传记是本人写的还是传记作家通过访谈写的,都会有意无意地犯事后偏见,例如最常见的将成功归因为个人能力,忽略机遇因素。将偶然看作必然。

专注

1、真正的专注

如果一个人要靠自制力去强迫自己不受干扰,那只能说还是寻常人(mediocre)。真正的效率源自于内心对一个东西强烈的热忱,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追求,这时候从表层意识到深层意识都关注在这件事情上面,脑细胞高度活跃,才能创造最大的效率。

2、专注力对学习密度的影响

一是专注于一件事情能让表层意识全功率运作,这个是显式的效率。第二点,也是更重要的,它还能够使你的潜意识进入一种专注于这件事情的状态。表层意识在关注一件事情,但潜意识却在关注另一件事情,并且时不时来打扰表层意识,从而影响注意力和效率。所以,如果表层意识和潜意识都能专注同一件事情,也就是俗称的完全投入,这个时候的效率就能double。此外这种专注成了一种习惯之后,就容易在很短时间之内把自己的潜意识带入到一种关注的“惯性”中,于是即便表层意识的注意力已经移开了,然而潜意识仍在继续关注原来的问题。

3、如何获得专注力

1)培养专注的习惯;
2)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3)克服焦虑的负面影响;
4)享受困难;
5)不让生活中的细节干扰,对琐事采取被动关注,让这些事情自己来找你;
6)要事第一。

学习和思考

1)Google&Wiki(遇到问题做的第一件事情,也是学习某个东西做功课(homework)最先用到的东西。

2)看书挑剔,只看经典。如何选择经典,可以到网上做做功课,看看评价,综合分析一下。

3)做读书笔记。一是将自己阅读的时候的思考(包括闪念)总结下来,二是将书中的好例子摘抄下来。

4)利用走路和吃饭的时候思考,还有睡觉前必然要弄一个问题放在脑子里面,在思考中迷糊入睡。发现这样一来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多出来大量的思考时间。

5)多看心理学与思维的书,因为它们是跨学科的。

6)学习一项知识,必须问自己三个重要问题:
1. 它的本质是什么。
2. 它的第一原则是什么。
3. 它的知识结构是怎样的。

7)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中常问自己的几个问题: 1.你的问题到底是什么?(提醒自己思考不要偏离问题。)
2. OK,到现在为止,我到底有了什么收获呢?(提醒自己时不时去总结,整理学习的东西)。 3.设想自己正在将东西讲给别人听(有声思考;能否讲出来是判断是否真正理解的最佳办法)。
4.设想需要讲给一个不懂的人听。(迫使自己去挖掘知识背后最本质、往往也是最简单的解释)。
5.时常反省和注意自己的思维过程。尤其是当遇到无法理解或解决的问题之后,最需要将原先的思维过程回顾一遍,看看到底哪个环节被阻塞住了妨碍了理解。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并分析以后需要加强哪方面的思维习惯,才能够不在同样或类似的时候被绊住。对此,将思维的大致脉络写下来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6.养成反驳自己的想法的习惯:在有一个想法的时候,习惯性地去反驳它,问自己“这个难道就一定成立吗?”、“有没有反例或例外?”、“果真如此吗?”之类的问题。
7. 人的思维天生就是极易流于表面来理解事物的(参见《Psychology of Problem Solving》第11章)。觉得自己理解了一个问题了么?条件反射性地问自己:你真的理解了吗?你真的理解了问题的本质了?问题的本质到底是什么?目前我的理解是什么?我对这个理解感到满意吗?这样的理解到底有什么建设性呢?等等。

时间和效率

1) 趁着对一件事情有热情的时候,一股脑儿把万事开头那个最难的阶段熬过去。万事开头难,因为从不了解到了解基本的一些事实,是一个新知识暴涨的阶段,这个时候的困难是最大的。

2)重要的事情优先。尽量避免琐事骚扰,不重要的事情能不做就不做。

3)重要的事情营造比较大的时间块来完成。

4)同时也要善于利用小块时间。

5)重视知识的本质。
抓住不变量——底层知识永远都不过时。算法数据结构永远都不过时。基本的程序设计理论永远都不过时。良好的编码习惯永远都不过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永远都不过时。强大的学习能力和旺盛的求知欲永远都不过时。你大脑的思维方式永远都不过时。

6)重视积累的强大力量,万事提前准备。
计划订长一点,自然就可以多获得准备的时间。设想你若干年后会在做什么事情,需要哪些技能,现在就开始准备。一个5年计划便可以让你获得从现在开始的5年准备时间。5年中每天腾出半个到一个小时专心于某一件事情,认准一个方向,每次走一点,其实不要说5年,两年就会发现会起到宏大的效应。

7)抬起头来。
。时不时抬起头来审视一下自己正在做的事情,问一问它(对现在或未来)有什么价值,是不是你真正希望做的。你学到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它们重要吗?你需要在这个时候学习这些吗?你的时间就是你的资源,你投入这些资源来掌握知识,所以到底用来掌握哪些知识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仅仅遵循兴趣是不够的,人会对很多次要的东西产生兴趣,并一头钻进去浪费好多时间。所以判断一个东西值不值得学习是很重要的。

8)退订RSS
RSS Reader是个时间黑洞。就算mark all as read,在有大量feed的情况下,也会无形中消耗掉大量的时间。别担心你会漏掉什么宝贵信息,真正宝贵的信息,在其他来源你也会接触到的。

9)总结最近得到的新知识
永远不要认为对一个知识的把握足够深刻,“理解”的感觉很多时候只是假象。学会反问自己对知识到底把握了多少,是很有价值的。(如何反问,前面的总结中有提到)。

10)看书
(传统的)阅读和思考永远优于所谓的在互联网上汲取新知识,后者往往浅表、不系统、乃至根本没价值。

11)制定简要的阅读计划:选出最近认为对你最有价值的书,先总览一下,决定阅读的顺序(哪些章节可以优先阅读)。然后每天看一点。并利用走路、吃饭、乘车或其他不适合带着书和笔的时间来总结看过的内容,建立知识结构,抽取知识本质,与以往的大脑中的知识建立联系。(参见《奇特的一生》)

阅读

1)根据主题来查阅资料,而不是根据资料来查阅主题。
我硬盘里面的书按主题分类,每个主题下面都有一堆书,当我需要学习某个主题的知识时(譬如贝叶斯学习或者神经网络),我会把里面涉及这个主题的书都翻开来,索引到相关章节,然后挑讲得好的看。

2)判断好资料,坏资料
好资料的特点:从问题出发;重点介绍方法背后的理念( rationale ),注重直观解释,而不是方法的技术细节;按照方法被发明的时间流程来介绍(先是遇到了什么什么问题,然后怎样分析,推理,最后发现目前所使用的方法)。坏资料的特点是好资料的反面:上来就讲方法细节,仿佛某方法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他们往往这样写“我们定义… 我们称… 我们进行以下几个步骤… ”。根本不讲为什么要用这个方法,人们最初是因为面对什么问题才想到这个方法的,其间又是怎样才想出了这么个方法的,方法背后的直观思想又是什么。实际上一个方法如果将其最终最简洁的形式直接表达出来往往丢失掉了绝大多数信息,这个丢掉的信息就是问题解决背后的思维过程。

3)学习一个东西之前,首先在大脑中积累充分的“疑惑感”。
即弄清面临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在浏览方法本身之前,最好先使劲问问自己能想到什么方法。一个公认的事实是,你对问题的疑惑越大,在之前做的自己的思考越多,当看到解答之后印象就越深刻。

4)有选择地阅读。
这里的选择体现在两个地方,一是选择一本书中感兴趣的章节优先阅读。二是对一本书中技术性较弱或信息密度较低的部分快速地略读。

5)切分内容。
一般来说在阅读的时候应该这样来切分内容:1. 问题是什么?2. 方案是什么?3. 例子是什么?
如果是需要解释一个现象的(譬如《黑天鹅》),那么1. 现象是什么?2. 解释是什么?3. 支撑这个解释的理由是什么?4. 例子是什么?

6)阅读的分类:一类是知识的,一类是思维的。
思维方面的东西是跨学科的,任何时候都用的上。反之如果思维没有培养好的话,学习东西也容易走错方向或事倍功半。

7)善于利用时间,任何一点时间都可以用来阅读

8)为什么看不懂?如果看不懂一个知识,一般有如下几个可能的原因
a 你看得不够使劲。对于这类情况,仔仔细细地再多读两遍,多试着去理解两遍,往往会“哦!原来这样。”地恍然大悟。
b 其中涉及到了你不懂的概念。如果一句话中用到了你不懂的概念,那就去查,现在很多书都是电子书,直接搜索一下,或者,对于纸书,看一下书后面的索引就行了。
c 作者讲述的顺序不对,你接着往下看,也许看到后面就明白了前面的了。

9)如何在阅读之前就能获得对一本书质量的大致评估。
在深入阅读之前能够迅速评估一本书的质量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基本上有几个线索:1. 看作者。牛作者写的书一般都不错。2. 看目录和简介。一份好的目录和简介能够透露这本书质量的相当一部分信息。目录结构是否清晰,是否直白(而不是装神弄鬼),都是衡量的线索。3. 看 Amazon 上的评价,这里要注意的是,除了看整体打分之外,更要看打分最低的人是怎么说的,因为小众意见往往有可能来自那些真正懂行的人(除了来踢馆的),如果在打分最低的意见里面看不到真正有价值的反驳意见的话就相当肯定书是不错的了。4. 看样章。Amazon 上一般都可以随机浏览一些章节的,表达是否清晰,论证是否严谨,内容是否深刻,基本是几页纸就能看出来的。

10)如何搜寻到好书。
几个线索:1. 同作者的著作。2. Amazon 相关推荐和主题相关的书列(类似豆瓣的豆列)。3. 一本好的著作(或一份好的资料——不管是书还是网页)在参考资料里面重点提到的其他著作。4. 有时对于一个主题,可以搜索到好心人总结的参考资源导引,那是最好不过的。

抓住不变量

1、知识分为essential的和non-essential的。对于前者采取提前深入掌握牢靠的办法,对于后者采取待用到的时刻RTM (Read the manual)方法(用本)。

2、为什么需要预先牢靠掌握这些essential的知识

1)这些底层知识会无可避免的需要用到,既然肯定会被用到那还是预先掌握的好,否则一来用到的时候再查是来不及的,因为essential的知识也往往正是那些需要较长时间消化掌握的东西,不像Ruby的mixin或closure这种翻一下manual就能掌握的东西。
英语不是可以临阵磨枪的东西,而且作为知识的主要载体,任何时候都少不了它,如果不具备英语能力,这个就会成为个人知识结构的短板或瓶颈,而且由于需要长时间才能获得这项能力,所以这个瓶颈将持续很长时间存在。

2)在问题解决当中,如果不具备必要的知识,是根本无从思考的,再好的分析能力也并不是每个问题都能分析出该用哪些知识然后再去查手册的,很多时候是在工具和问题之间比较,联想,试探性的拼凑来解决问题.

3)如果你不知道某个工具的存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是很难想到需要使用这么样一个工具的,essential knowldge就是使用最为广泛的工具,编程当中遇到某些问题之后,如果缺乏底层知识,你甚至都不知道需要去补充哪些底层知识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4)你必须首先熟悉你的工具,才能有效地使用它(须知工具的强是无敌的,但这一切得以“了解你的工具”为前提,甚至得以“了解目前可能有哪些工具适合你的问题”为前提)。

习惯

1)认识到习惯的改变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承认它的难度。
2)在过程中常常注意观察自己的行为,否则习惯会以一种你根本察觉不到的方式左右你的行为,让你功亏一篑。
3)使用认知技巧。把居住在内心的非理性自我当作你的孩子去培养,或者当做你的对手去打败。

思维法则

1)时刻不忘未知量(即时刻别忘记你到底想要求什么,问题是什么。)
2)用特例启发思考
3)反过来推导:隐含归约的思想
4)试错
5)调整题目的条件(如,删除、增加、改变条件)
6)求解一个类似的题目
7)列出所有可能跟问题有关的定理或性质
8)考察反面,考察其他所有情况。很多时候,我们在解题时容易陷入一种特定的手法,比如为什么一定要是构造式的来解这个题目呢?为什么不能是逼近式的?为什么一定要一步到位算出答案?为什么不能从一个错误的答案调整到正确答案?为什么这个东西一定成立?不成立又如何?
9)将问题泛化,并求解这个泛化后的问题
10)下意识孵化法:我们先把问题的吃透,放在脑子里,然后等着我们的下意识把它解出来。
11)烫手山芋法:把问题扔给别人解决。

添加新批注
在作者公开此批注前,只有你和作者可见。
回复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