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k00878
2015-01-06T10:13:13.000000Z
字数 1485
阅读 404
研究内容
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化使用、知识水平、发展环境与效果、信息消费
【 信息消费系数】:居民用于通信、信息类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占居民消费总支出的比重。
- 信息消费三大研究主题
- 客体(信息产品、信息服务)
- 主体(大学生、信息消费者、信息能力、消费行为)
- 外部环境(信息化、影响因素、信息产业)
信息消费保障因素(朱红,2006):信息市场、信息消费法律、法规、政策
什么是信息市场?
参与要素
- 信息市场的参与者:管理者、消费者、经纪人、生产者、经营
市场信息:共享的市场知识、供应链伙伴、市场决策支持应用
信息产品的价格、信息市场中竞争的程度与方式、信息市场供求发展的均衡程度、信息市场失灵后政府的干预程度与方式、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市场风险等要素。
企业信息消费环境包括宏观外部环境和微观内部环境(夏立新等,2004)宏观和微观环境各包含哪些因素?
宏观外部环境
- 国家政治经济信息环境
- 国家信息政策与法规
- 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 信息产业发展状况
- 信息市场
微观内部环境- 企业发展战略:信息是企业的关键性资源
- 企业文化:信息共享
- 企业信息基础设施
- 员工信息素质
农村消费环境较差(王明祥,2004)农村消费环境是如何评估的?
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渠道少、商品缺少
信息消费是一个涵盖消费者、企业、产业或产业集群、区域或国家等多层次的概念(邓少军,2014)我们站在个人的角度进行研究
总结:从文献分析来看,对于信息消费环境的研究,主要从区域(城乡)和国家(国际比较)层次,研究自然、政策、市场、文化环境、基础设施投入对居民信息消费的影响。
思考:要从信息消费主体(个人和企业)的角度首先对信息消费环境进行评估,研究消费主体的消费行为提升策略,实际上综合了信息消费主体和信息消费环境两方面的研究内容。如果只从个人(除开企业)角度,本质上讲,仍然是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将会导致困难。个人认为,从企业或者产业的层面,研究评估信息消费的内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