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gzm1997 2018-03-12T16:16:34.000000Z 字数 4412 阅读 1583

计网笔记第三章

计网笔记


传输层服务和协议


传输层和网络层

网络层

两个主机之前的逻辑连接

传输层

两个进程之间的逻辑连接


Internet transport-layer protocals 网络传输层协议

TCP

可靠,按顺序传输
具有:
拥塞控制
流量控制
连接设置

UDP

不可靠
不按顺序传输


传输层的Multiplexing/demultiplexing 复用和分用

多路分解demultiplexing,将传输层的报文段数据交付到正确的套接字上工作

多路复用Multiplexing,源主机从不同的套接字中收集数据块,并为每个数据块封装上首部信息从而生成报文段,然后将报文段传递到网络层

示意图:
image_1bu8vjokarhv17rd1csn1ppb13if9.png-9.9kB

socket套接字的发送方的复用和接收方的分用都是依靠transport header来实现的
复用和分用

发送方的复用:
处理来自各个套接字的数据,增加transport header,等下被分用的时候用到

接收方的分用:
使用transport header来把接收到的segment递给对的socket套接字(因为一个主机上有可能运行着多个套接字)


分用的工作原理

TCP/UDP segment形式
segment形式

主机会使用ip地址和端口来引导segment到正确的socket套接字


无连接分用(UDP)


Connection-oriented demux 面向连接分用

TCP套接字根据一个4元组来区分:

分用:接收方使用所有这4个值来引导segment到正确的套接字上

服务端主机可以支持多个并发的TCP套接字

web服务器对于不同的连接客户端有不同的套接字


下面这个面向连接的套接字有点迷,有两台来自不同机器的segment发送到同一台机器上的同一个端口上,这时候,他们会被引导到**不同的socket**s上。
面向连接分用例子1

但是下面这个例子就很正常了,当时有多个目标ip地址和端口都相同的segment的时候,服务端应该使用线程,把不同的segment引导到不同的线程上处理:
面向连接分用例子2


UDP 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

  • udp可能会丢包
  • 打乱应用层的顺序
  • 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不用握手
  • 没个udp的segment之间是独立的

在UDP上可靠传输

  1. 在应用层上增加可靠性
  2. 特定应用程序错误恢复

UDP segment header

UDP segment header

为什么要用UDP?

  • 不用连接那么麻烦
  • 简单(还是不用连接)
  • header尺寸很小
  • 没有阻塞控制

UDP checksum校验和

  1. 处理header field为一个16位的序列
  2. checksum:短内容的反码
  3. 发送方把checksum的值放到UDP的checksum位置上
  1. 计算接收到的segment的校验和
  2. 检查当计算出来的检验和等于检验和位上的值,等于-没有错误,否则-出错了。

检验和例子

两个16位整数相加
检验和例子


RDT reliable data transfer protocol可靠数据传输协议

可靠数据传输协议的实现

  1. 上一层例如应用层把数据传递给传输层,传输层使用可靠数据传输协议,传输层使用udt_send() 不可靠发送发送到不可靠通道
  2. 接收方使用rdt_rcv() 可靠接受接收segment,接收方的传输层使用可靠数据传输协议,然后使用deliver_data() 把segment转为message到上层的应用层

rdt1.0:通过可靠通道的可靠传输

下层的通道非常可靠

  • 没有位错误
  • 没有包丢失

发送方和接收方的有限状态机是分开的

  • 发送方把数据发送到下层的通道
  • 接收方从下层通道读数据
    rdt1.0

rdt2.0 带有位错误的通道

  • 使用校验和来去除位错误
  • 怎样从错误中恢复:
    • acknowledgements (ACKs):接收方明确地告诉发送方packet没有问题
    • negative acknowledgements (NAKs):接收方明确地告诉发送方packet有问题
    • 发送方会把在NAK清单上的从新发一次

rdt2.0新机制:

  1. 错误检测
  2. 反馈,控制信息(ACK,NAK从客户端到服务端)

rdt2.0原理:
rdt2.0工作原理


rdt2.0致命错误

当ACK/NAK出错的时候,怎办?

处理重复packet:


rdt2.1:处理错误ACK/NAKs

rdt2.1


rdt2.2

无NAK,接收方最后一个包发送NAK,重复NAK导致重发,增加seq_num


rdt3.0

有timeout timer
rdt3.0原理和问题
由图可知,传输的时间远远短于等待的时间,链路的使用效率很低,所以就有了流水线协议。


流水线协议


rdt总结

image_1bua6s89qua71rk2rt71pav1rfm13.png-33.6kB

go-Back-N

GBN窗口:

image_1bs2nbkcd1b5l8jjrne1htt1ph81m.png-26.6kB

GBN工作原理:
image_1bsimkoj31vto124t1puf187kpoc13.png-310.6kB
显示一次性发送0, 1, 2, 3四个包,0和1接收到了发送ack,但是3丢了,导致后面接着也发送的4,5包即使送到了接收方那里,接收方也是会丢弃

selective repeat

image_1bsimntb0q821ja156hk2619ue2a.png-316.9kB

包0接收到了,交付,但是包1丢了,这时候包2 3 4。。会继续发送,但是接收方接收到之后是缓存,并且发送相应的ack2 3 4,当包1的timeout到了之后,重新发送2 3 ,这时候,包1 2 3 4。。交付


预测RTT


一般a的值为0.125

RTT和样例RTT之间是有误差的:

image_1bsiklaj31egg1iuseh6163a12ca9.png-44.7kB

安全边缘safety margin:


一般而言,B = 0.25

估算timeoutInterval:


面向连接传输:TCP

tcp发送端事件:

timeout:

ack recvd接收到ack:


TCP快速重传

image_1bsinfrv06c1le91mb1itlgck2n.png-33.8kB

tcp快速重传:
如果发送方发现有三个对于同一个还没被ack的segment的acks,重新发送这个unack的segment
因为很有可能这个unacked已经丢失了,所以不等到timeout了。

快速重传算法:

  1. event: ACK received, with ACK field value of y
  2. if (y > SendBase) {
  3. SendBase = y
  4. if (there are currently not-yet-acknowledged segments)
  5. start timer
  6. }
  7. else {
  8. increment count of dup ACKs received for y
  9. if (count of dup ACKs received for y = 3) {
  10. resend segment with sequence number y
  11. }

流量控制

TCP连接的接受的一边会有一个接受缓冲区receive buffer:
image_1bu2qgdmis5s5f3164dpo91pel9.png-161.6kB

接受方的空余接受缓存区大小:

rwnd这个值放入发给发送方的报文段接收窗口字段中,通知发送方还有多少缓存空间,即:
控制使得:

连接管理

三方握手示意图:
image_1bu2rvepb1qmops2hjod09atfm.png-68.6kB

  1. 客户端随机选择一个序列号x,发送SYN报文段(SYN位为1,序列号位置为选择的序列号x)
  2. 服务端接收到SYN报文段,选择一个序列号y,发送SYNACK报文段(SYN位为1,序列号为y,ACKbit为1,ACKnum为x + 1)
  3. 客户端接收到SYNack报文段,知道服务端还活着,为这个SYNack报文段发送ACK,这个ACK报文段可能包含客户端到服务端的数据(ACKbit为1,ACKnum为y + 1)
  4. 服务端收到了ACK(y),知道客户端还活着。

断开连接:
image_1bu3ahcmcr316ie1q6vulj1qnq13.png-63.9kB

  1. 客户端先选择一个序列号x,发送tcp报文(FINbit为1,seq序列号位置为x)
  2. 服务端接收到这个Fin报文段之后,发送ACK报文段(ACKbit为1,ACKnum为x + 1)
  3. 服务端选择序列号y,发送tcp报文段(FINbit为1,seq序列号位置为y)
  4. 客户端接收到报文段之后,发送ACK报文段(ACKbit为1,ACKnum为y + 1)

阻塞

非正式地说就是太多数据被发送得太快以至于网络无法处理

后果:

  • 丢包
  • 长等待

阻塞的三种情况:
1. 路由器无限缓存
image_1bu3nmj07n4e1eih155h1gtte4c1g.png-95.4kB

  1. 路由器有限缓存,发送方丢包后会重发
    image_1bu3ns7na1qnpsmnoo615kp1rb91t.png-105.1kB
    当有过早Timeout的时候
    image_1bu3nt1sgbt115juapu1cga13kv2a.png-100.3kB

  2. 多台有限缓存路由器和多跳路径:
    image_1bu3nul2v1i1l9g1mdk2gpq522n.png-38.5kB


拥塞控制方法

  1. 端对端拥塞控制
    网络层没有显式支持,端系统需要观察分组的丢失和延时
  2. 网络辅助的拥塞控制
    网络层提供显示支持

TCP拥塞控制

rwnd是接受窗口,cwnd是拥塞窗口

image_1bu3os2c81sqr1v2n1g62qpm2hs34.png-25.8kB


TCP慢启动

image_1bu3q13r11d871ejahqpcc7hd33h.png-32.2kB

当连接建立,在第一次丢包之前,指数增长发送速率
1. 初始化拥塞窗口为1个MSS
2. 每个RTT之后,让cwnd翻倍

何时结束这种指数增长?

  1. 检测到丢包事件,cwnd设置为1,重新开始慢启动
  2. 当检测到丢包事件的时候把慢启动阈值ssthresh设置为拥塞窗口的一半,当达到ssthresh时,转移到拥塞避免模式
  3. 检测到3个冗余的ACK,执行快速重传,并进入快速恢复状态

拥塞避免

当进入拥塞状态时,cwnd大概是大概是上次拥塞状态的一半,这时,每个RTT只将cwnd增加一个MSS,例如在发送10个报文段,没收到一个ACK就增加1/10个MSS,在接受了10个ACK之后就增加了1个MSS


快速恢复

出现丢包事件时,cwnd设置为1MSS,并且ssthresh设置为cwnd的一半。

慢启动 -> 拥塞避免 -> 快速恢复
image_1bu3tf8192eoqfvi2715da9as3u.png-76kB


吞吐量

一条连接的平均TCP吞吐量:

添加新批注
在作者公开此批注前,只有你和作者可见。
回复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