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xiaozhenliu 2016-08-18T10:42:22.000000Z 字数 1822 阅读 1340

成为高手需要的不是一万小时

未分类


最近在机场把心理学家Anders Ericsson的新书:Peak: Secrets from the New Science of Expertise 读完了。作者的论文《The Role of Deliberate Practice in the Acquisition of Expert Performance》即是“一万小时定律”的原始出处。可惜的是“一万小时”在Gladwell的书上被大大夸大和曲解了。

所以,关于一万小时有哪些正确理解和误会?又有哪些是可以借鉴的?

正确1:所谓天赋的差距,没有人们想象得那么大。那些被称作天才的人也都经过了大量练习。顶尖的国际象棋大师平均智力只相当于普通人。

正确2:不是只有从小开始才能学好一样东西。除了一些对身体素质有要求的体育运动也许不行,成人其实可以在很多领域通过刻意练习获得巨大进步。

误会1. 一万小时是成为专家的必要/充分条件。实际是:并没有一个magic number,只要完成就可以成为专家,也不是非要达到才能成为专家。每个领域都有所区别。在所谓的“一万小时”研究中,最好的小提琴学生所练习的一万小时,仅仅是他们在20岁之前的训练量,并且是个平均数,而非每个人都至少花费了一万小时。

误会2. 花足够的时间练习就能成功。实际是:练习的方法很重要。

怎样才是有效的练习方法,或者叫做“刻意练习”的方法?

首先,刻意练习的本质是利用大脑/肌肉的可塑性,不断改造和自我升级。而这个步骤可能极度枯燥,仅凭兴趣不可能成为大师。好消息是:毅力同样是可培养的,而兴趣可以通过成就而产生。所以只要下定决心,你并不需要是什么特殊材料制成的人才能开始大师之路,不过要对艰辛有所准备。

其次,你需要采取高效的练习方法。可是你如何知道这是正确/高效的方法呢?

对于那些已经发展了数百年的领域(钢琴、小提琴、国际象棋),最有效的技法或者说成功路径已经相当明确,你只需要找到一个正常靠谱的老师即可。等到这个老师的能力已经不足以指导你时,再去找下一个老师。但有些领域并不是如此,这时,最好的方法是去学习这个领域的成功者。

为什么向成功者学习如此重要?这就牵涉到一个概念“mental representation”,也就是大脑中的信息结构。人的短时记忆和工作记忆总是有限的,大师在这方面并不比普通人强多少,他们的能力在于最高效地提取大脑中对当前最有用的信息。而对大量长时记忆的高效提取依赖于mental representation的有效性。Mental representation 的形成是经过练习强化改造的结果。如果一个人纯粹靠自己去摸索,未必不可能成功,但那样就极为低效了。

如果有一位领域大师可以指导你,那无疑是最理想的。但如果没有呢?幸运的是,我们还可以从他们的作品中学习。本杰明.富兰克林,作为美国历史上最好的作家之一,年轻时的练习的方式就是从他认为最好的杂志中选取一些段落,记下大意,然后先等到自己已经忘掉了原文,再重写一遍,与原文对比。如此反复之后,他的写作技巧就有了极大的进步。

这同时也牵涉到刻意练习的另一个关键:反馈。一个专门的老师不仅仅可以告诉你最有效的技巧,而且应该可以对你的进度有一个很好的反馈,指导你的方向。同时你自己应该对自己的表现有一定的评判能力,这样才能在练习中及时发现后纠正问题。

说了这么多,还没有提到刻意练习最关键的一点:专注在某个点上进行突破。前面说到,刻意练习的本质在于重塑大脑,这种重塑跟练肌肉非常像,需要在一段时间里不断刺激,才能促成新的神经联结生成。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又或者每次练习的其实不是同一个领域,那么前面的练习,也可能沦为无用功。这也许是许多人在试图实施“一万小时”时最大的误区。比如每天练习写一千字,你也许仅仅是练出了写很多字的能力,但并未在沟通传达,感染读者上有任何进步。真正有效的刻意练习,需要你把技能分为很多个小的领域去打磨。

以上是读完Peak后的小小总结。这本书说的显然不止是如此,比如它还提到了如何在工作中有效提高员工各方面的能力,如何利用社群促使自己进步。不过我想应该学以致用,先把以上知识用到我们在机器学习的学习中。

请大家和我一起思考如下问题:

  1. 谁是这个领域的高手?如何知道他们的知识结构和如何学习?
  2. 如何衡量自己的进展,如何构建反馈?
  3. 我们不可能等训练一万小时后才去应用,所以你的第一个100小时,应该如何度过?
  4. 最最基本的:读完这些内容,你需要对自己的学习方法作出哪些调整?
添加新批注
在作者公开此批注前,只有你和作者可见。
回复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