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A001
2019-12-15T18:01:06.000000Z
字数 3959
阅读 400
未分类
我的上一任主力设备GE62-490已达三年的高龄,纵使宝刀未老,但也因我饱受松鼠症困扰而早早就将其存储空间挥霍一空,加之自己的新方向简直就是在显卡上跳舞,那原先的GTX960M可真的是力不从心了。于是乎,在寂寞的闲暇时间里,更新我的生产力工具就像个小雪球一样在我的脑海里越滚越大,终于滚到了黑色星期五,11月29日,就是你了!
由于地域关系,为了免除运费和关税,只能用德亚了,怀揣着一腔热血的我,高兴而来失望而归,和电脑相关的产品,真的是硬通货啊,那价格基本就没低多少,我机智的用谷歌搜了一下,果然,本地商家的价格要良心太多了,运费基本没有而且全部支持收件网点暂存!所以,拜拜了亚马逊,本地商家搞起。
Google的产品搜索,虽然是个半广告的功能,但其实非常不错,商家的价格一目了然,直接就能知道谁家卖的最便宜,最后,显而易见 Megekko 的价格是最有竞争力的(最便宜的),类似的网站还有 Azerty,而且这两家网站其实后面的送货速度都非常快,如果仓库有货的话,荷兰境内基本三天就可以到货,且支持通过 PostNL 来暂存,这对于租房子的外来人员来说太好了,不用在家等快递。
攒机,或者装机,其实最开始本就源自国外,是国外发烧友自己组装自己电脑的一种方式,但现在随着各大电脑品牌商的溢价,攒机也成了获得高性价比电脑的一种方式,在国内尤为盛行,比如在国内想要买台高性能的台式,基本上没人推荐购买整机了,性价比太低。其实后面看起来,国内外的攒机最大的区别就是 散热、机箱和电源,在主要配件上国内价格并没有明显优势,但在配件上则是天差地别,尤其是机箱方面,国内什么样的机箱都能买到还便宜,但在国外可选择的只有固定厂家的定制型号,基本是YouTube上攒机能看到的那些机箱,价格自然也非常高,虽然质量好,但着实没什么性价比,但这也没办法。
这是最终要的预备工作,因为攒机的配件高度相关,不确定好买来不适配那就抓瞎了,确定自己的需求可以按以下顺序完成(包括包含的类别):
内存(Memory):主要是频率 内存选择比较自由,因为就算买错了高频,其实使用中还是会自动降频,并不影响使用。但为了不浪费内存性能,这里务必要搞清楚主板和CPU支持的最高频率,高清这个问题并不容易,以我的 i5 9400F 为例,其本身超频能力非常有限,但如果配合 Z390 这种主板,其主机的运行内存频率可以轻松达到 3200MHZ,就连CPU的频率也可以达到 3.9Ghz,可见下图。
散热风扇(Cooler):主要是尺寸 主要是针对CPU的散热,这里由于使用了ITX机箱,所以水冷就不再选择内了,而且由于使用的 9400F,发热量并不十分大,后来的使用过程中日常也就 30-40℃,所以这里使用的是 Noctua 的 NH-L9i,特别注意其散热方式,是立着的还是扁着的,安装完的厚度是多少,这个都要确认清楚,不然装上盖不上机箱盖就完蛋了。
以上之谈了大致的类型选择,并没涉及具体的型号,所以下面开始列举我最终选择的配件型号,只给型号不给价格。
这是在海外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 Mini-ITX 机箱了,其他的像 DAN 等机箱根本就是缺货状态,买国内的酷鱼什么的寄过来又太慢了(一个月左右),所以这款机箱是我能够获取的最合适的一款了,其特性有以下几点:
目前阶段,如果选英特尔,那这款性价比没的说,是非常良心的CPU了,目前可以稳定超在3.9GHz,真的很稳。所以这里的问题是到底选酷睿还是锐龙,这里根据自己需要把,没法选,不过网上看的一句话是娱乐选酷睿,剪视频选锐龙,毕竟多核玩的还是溜呀。
前面说了,Z390+9400F是大学生配初中生,主板过于高端,但事实是这样搭配也给了9400F充足的性能发挥空间,连原本其(9400F)支持的DDR4-2666MHz的内存频率都可以轻松拉到 3200MHz,而且还可以以后上8700K 等等这些超频高端U。其特点是:
同样没什么品牌可选,就用最常见的海盗船了,选择600W 是因为需要充足的电力供应给主板,还有450W 等功率的电源,但这样在使用中或者后期扩展时可能会有电力供应不足的问题。
前面也说过了,虽然 9400F 标配的是 DDR4-2666MHz 但实际在 Z390 主板上的表现完全可以稳定在 3200MHz,不过要首先在 BIOS 中设置一下才能超内存频率。
选这个散热器也是实属无奈,其本身非常薄,是压合式的散热器,不过对于 9400F 来说实际完全够了,在使用中风扇的表现还是不错的,基本听不到声音,在安装完后其实并没有到达最大的可容纳高度,所以感觉以后可以买再厚一点的散热器来压火(如果上了大U的话)。
这里没什么好讲的,用什么都行,但还是、、国外能选的太少了,怕翻车只能选大牌子,然后看着 Plus 和原版又没差多少,所以果断上 Plus 了。
这个风扇的安装位置并不是机箱预制的,我只是单纯的希望增加机箱内的对流,虽然在不盖盖子的时候看上去没什么用,但实际如果两面的机箱盖装上,那么这个风扇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考虑到吸气不如吹气,所以这个风扇其实是内吹的,这样在装上机箱盖后的比较封闭的机体内,有个强劲的冷气输入源可以更好的加速内部的空气对流,增加散热效果(我的理解)。此外,其对吹的正是电源的插线部分,估计也能带走一些电源散发的热量。
非常巧妙的硬盘位设计,正好在外壳和内胆的缝隙中,所以空间很薄了,我很怀疑标准的 2.5寸HDD 能不能放进去,我这里很薄的 SSD 刚刚好能塞进去。使用的电源线是电源自带的 一拖四 的线,所以理论还能接三块,但实际空间还能塞一块。
安装过程略,基本无难度,只是在最后接电源线的时候要好好理一下,以一个最梳顺的方式放置线材。其次是显卡延长线的整理,这个机箱需要把显卡延长线压在主板下面,所以需要提前压一下延长线。
结果如下图所示,上几张图(显卡那面没加)。
作业部落在国外基本不可用了,编辑编辑文字还可以,但上传图片体验太差了,上传十次有一次成功就算万幸了,所以从现在起要换图床了,从 这里 的推荐看还是 sm.ms 是最好的,那就用这个啦,以后的图片都会存在上面的,只是他不支持从剪切板上传,那只能转存一下再上传,有点麻烦了。
收回以上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