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ene
2017-09-14T04:46:18.000000Z
字数 2240
阅读 1031
Kubernetes
OpenStack
CaaS
还记得飞速崛起的 OpenStack 吗?首先有亚马逊的公有云。接着 VMware 表示,云也可以是私有的。然后 Eucalyptus 和 CloudStack 表示,私有云应该是开放的。后来出现了首推 OpenStack 的 Rackspace ,它表示私有云应该是可插拔、灵活的。所有供应商都开心至极!(是的,就包括 Mirantis )。所有人为 OpenStack 喝彩, OpenStack 可谓 DIY 私有云的保护者和亚马逊的征服者!
但最终,没有几家供应商能够借助 OpenStack 找到代替 AWS 的方法。于是大家相继寻找新的依托。今天,这个新的依托正是谷歌和 Kubernetes 所大力推崇的容器即服务( CaaS ,即非结构化的 PaaS )。我们看到云计算里一条不成文的定律竟然生效了:“各家供应商都选择混合云作为发展云计算市场的战略,其中并不存在激烈的竞争。”
多重云是新的私有平台。 Kubernetes 是新的 OpenStack 。但是能否借鉴之前的经验让这一回做得更好呢?截至目前,至少有一些相似的地方让人堪忧。我们不妨分析一下。。。
OpenStack 之前有 Eucalyptus 和 CloudStack 。两者实现私有云参考架构都极其不灵活。这些与客户的需求差距很大,仍然在不断探索中。直到后来 OpenStack 出现,它打起了灵活扩展的 DIY 这张牌,结果出现了下面的情况:
时至今日,出现了 Cloud Foundry ,还有 OpenShift 。与 Eucalyptus 和 CloudStack 一样,这两者都不够灵活。虽然也在不断探索中,但始终没有大的提升。众多企业迫切希望灵活的 DIY ,这是大势所趋, CloudFoundry 和 OpenShift 正在逆潮流挣扎。
Kubernetes 的出现,对多重云 CaaS 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最终,灵活的 DIY 取胜:
毋庸置疑, Kubernetes CaaS 获胜了。 Mesosphere 现在就是 Kubernetes CaaS 。极其不灵活的 Pivotal Cloud Foundry PaaS 现在就是 Kubernetes CaaS 。就连非常保守的 Gartner 在今年5月份的报告中也抛出了一番不那么保守的观点:“平台即服务提供商……正在转型 CaaS 解决方案提供商……这类平台最终可以让多重云兑现承诺。”
我认为应从两个方面来看待这个问题。好的方面是由于结构化 PaaS 很少被开发者采用,灵活的多重云 CaaS 终于可以大显身手。坏的方面是:行业对 DIY 的迫切渴望,只看到眼前,忽视了长期的运营可持续性。我们正在迎来一个可组合、多重云的 CaaS ,它集成了众多同类中最佳的基本模块: Docker、Kubernetes、Helm、Istio 和 Spinnaker 等――它们都由不同的供应商开发,都有各自的发布周期。那么,我们该如何运营好多重云 CaaS 呢?
来自运营上的挑战限制了私有云的脚步,进而限制了 OpenStack 的发展。于是,我们从结构化 PaaS 转向可组合的 CaaS 时,是不是会走上一模一样的道路?
传统软件交付解决方案不如云交付解决方案灵活。所以,想用软件推动基础设施市场,唯一的办法就是打 DIY 这张牌:经过一段实践, DIY 让运营上的挑战更明显,因而使得云交付模式显得更吸引人。这是导致失败的必经阶段吗?为了提高私有 IaaS 的采用率,我们借助 OpenStack 使其对 DIY 友好。起初,运营上更倾向于选择公有云,随后又转向私有 PaaS 软件。为了提高私有 PaaS 软件的采用率,我们现在通过改用 CaaS ,让它对 DIY 更友好。你可以猜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以上来源 Mirantis 的一篇博客,然后有网友是这样留言的:从开源 LAMP 堆栈切入,基于此的开源项目很多,对应不同的社区,每个社区都有专注和擅长的地方。客户可以根据需求,在开源社区里选择不同的开源项目,但客户的需求在不同社区项目间有交叉融合,如何实现跨社区跨项目协同?
以可组合的开放式基础架构为例,如 OpenStack 服务与 OpenStack 之外的其他的开源项目的各种组合上,新兴趋势之一是人们选择特定的 OpenStack 服务来满足他们的需求,而不一定部署整套 OpenStack 。例如,如果他们想要块存储,他们可以只部署 Cinder ,这可能是 Kubernetes 编排的基础架构部分的后端。或者他们可能只想利用 Ironic 来管理裸机或利用Neutron来管理网络,并不一定需要整套 OpenStack 服务。
在线拍卖及购物网站 eBay 比亚马逊成立晚一年,要支持海量用户并非易事,这需要持续扩展基础架构,所以 eBay 一直在积极地拥抱新技术。起初,为了管理云端基础架构, eBay 作为 OpenStack 的早期忠实用户,现在也开始在前端使用由 Google 开源的 Kubernetes 容器调度系统,而且 eBay 正在把它与 OpenStack 结合在一起来管理容器化的应用程序。
作者赞同 Kubernetes 与 OpenStack 融合是大势所趋,并强调 OpenStack 并不会真正衰亡,强调只是与 AWS 对比,不能取代而已。以某个云 LAMP 堆栈搭建为例, Kubernetes+Istio+Spinnaker ,因为 Istion 和 Spinnaker 都是基础架构层,而此时 OpenStack 完全可以查漏补缺。
未来, Kubernetes 将走向何方?是否会携手 OpenStack 登顶云计算阵营呢?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