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dyYe
2017-04-24T14:18:40.000000Z
字数 2786
阅读 394
UCORE_REPORT
叶雨菲 2013011325 计32
本实验依赖实验1/2/3/4。请把你做的实验1/2/3/4的代码填入本实验中代码中有“LAB1”/“LAB2”/“LAB3”/“LAB4”的注释相应部分。注意:为了能够正确执行lab5的测试应用程序,可能需对已完成的实验1/2/3/4的代码进行进一步改进。
done
do_execv函数调用load_icode(位于kern/process/proc.c中)来加载并解析一个处于内存中的ELF执行文件格式的应用程序,建立相应的用户内存空间来放置应用程序的代码段、数据段等,且要设置好proc_struct结构中的成员变量trapframe中的内容,确保在执行此进程后,能够从应用程序设定的起始执行地址开始执行。需设置正确的trapframe内容。
请在实验报告中简要说明你的设计实现过程。
tf->tf_cs = USER_CS;
tf->tf_ds = tf->tf_es = tf->tf_ss = USER_DS;
tf->tf_esp = USTACKTOP;
tf->tf_eip = elf->e_entry;
tf->tf_eflags = FL_IF;
请在实验报告中描述当创建一个用户态进程并加载了应用程序后,CPU是如何让这个应用程序最终在用户态执行起来的。即这个用户态进程被ucore选择占用CPU执行(RUNNING态)到具体执行应用程序第一条指令的整个经过。
总体思想是修改栈里面的trapframe,让它变成我构造的用户态的栈。再执行iret的时候,会把对应的寄存器cs,ds,esp等设置成trapframe中的值,把当前状态设置成用户态USER,跳转到指定位置.
创建子进程的函数do_fork在执行中将拷贝当前进程(即父进程)的用户内存地址空间中的合法内容到新进程中(子进程),完成内存资源的复制。具体是通过copy_range函数(位于kern/mm/pmm.c中)实现的,请补充copy_range的实现,确保能够正确执行。
请在实验报告中简要说明如何设计实现”Copy on Write 机制“,给出概要设计,鼓励给出详细设计。
Copy-on-write(简称COW)的基本概念是指如果有多个使用者对一个资源A(比如内存块)进行读操作,则每个使用者只需获得一个指向同一个资源A的指针,就可以该资源了。若某使用者需要对这个资源A进行写操作,系统会对该资源进行拷贝操作,从而使得该“写操作”使用者获得一个该资源A的“私有”拷贝—资源B,可对资源B进行写操作。该“写操作”使用者对资源B的改变对于其他的使用者而言是不可见的,因为其他使用者看到的还是资源A。
当fork的时候,不立刻复制父进程的空间,而是把页设成只读,并增加一个计数器,记录多少个页引用了它,计数器+1。如果读页,可以共享,当第一次对某个页进行写操作的时候,由于写只读页,会产生缺页异常,判断如果该页在内存中,是由于写只读页引起的,这时再分配页,计数器-1。释放页时,计数器-1,当计数器变为0时,才可以真正释放内存。
请在实验报告中简要说明你对 fork/exec/wait/exit函数的分析。并回答如下问题:
- exit释放进程自身所占内存空间和相关内存管理(如页表等)信息所占空间,唤醒父进程,好让父进程收了自己,让调度器切换到其他进程
- wait:父进程等待子进程,并在得到子进程的退出消息后,彻底回收子进程所占的资源(比如子进程的内核栈和进程控制块)
- do_execve:先回收自身所占用户空间,然后调用load_icode,用新的程序覆盖内存空间,形成一个执行新程序的新进程
首先,exit函数会把一个退出码error_code传递给ucore,ucore通过执行内核函数do_exit来完成对当前进程的退出处理,主要工作简单地说就是回收当前进程所占的大部分内存资源,并通知父进程完成最后的回收工作,具体流程如下:
- 如果current->mm != NULL,表示是用户进程,则开始回收此用户进程所占用的用户态虚拟内存空间;
a) 首先执行“lcr3(boot_cr3)”,切换到内核态的页表上,这样当前用户进程目前只能在内核虚拟地址空间执行了,这是为了确保后续释放用户态内存和进程页表的工作能够正常执行;
b) 如果当前进程控制块的成员变量mm的成员变量mm_count减1后为0(表明这个mm没有再被其他进程共享,可以彻底释放进程所占的用户虚拟空间了。),则开始回收用户进程所占的内存资源:
i. 调用exit_mmap函数释放current->mm->vma链表中每个vma描述的进程合法空间中实际分配的内存,然后把对应的页表项内容清空,最后还把页表所占用的空间释放并把对应的页目录表项清空;
ii. 调用put_pgdir函数释放当前进程的页目录所占的内存;
iii. 调用mm_destroy函数释放mm中的vma所占内存,最后释放mm所占内存;
c) 此时设置current->mm为NULL,表示与当前进程相关的用户虚拟内存空间和对应的内存管理成员变量所占的内核虚拟内存空间已经回收完毕;- 这时,设置当前进程的执行状态current->state=PROC_ZOMBIE,当前进程的退出码current->exit_code=error_code。此时当前进程已经不能被调度了,需要此进程的父进程来做最后的回收工作(即回收描述此进程的内核栈和进程控制块);
- 如果当前进程的父进程current->parent处于等待子进程状态:
current->parent->wait_state==WT_CHILD,
则唤醒父进程(即执行“wakup_proc(current->parent)”),让父进程帮助自己完成最后的资源回收;- 如果当前进程还有子进程,则需要把这些子进程的父进程指针设置为内核线程initproc,且各个子进程指针需要插入到initproc的子进程链表中。如果某个子进程的执行状态是PROC_ZOMBIE,则需要唤醒initproc来完成对此子进程的最后回收工作。
- 执行schedule()函数,选择新的进程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