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fbyunying 2016-11-06T02:26:56.000000Z 字数 1644 阅读 2756

班级讨论组织流程1.0(周分享)

班级管理 班长手册


注意:本版本适用于以周为单位进行分享的情况

分享形式:微信群班级群(课后群亦可)分享

分享方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轮流/自愿式

分享时间:每周六20:00-21:00(该时间可由班级同学集体商定)

一、分享前准备:

(一)组建筹备组:

1.在本周初发布通知组建分享筹备组(可采取轮值形式)
2.第一次可由班委团队担任,如班长等人负责筹备,让同学了解分享模式
3.组建筹备组微信群
4. 第二次分享开始可鼓励学员积极参与

(二)准备话题:

  1. 与本周阅读书籍有关话题
  2. 话题需简单,易讨论
  3. 分享个人经验之类的有利于提高参与度
  4. 话题设计有参与感和情景感,以经历过的事为主
  5. 结合热点的探讨

(三)准备话题预告:

目的:为提高大家的参与度,在活动开始前进行预告提醒。

范例:
大家好,我是@学号-XXX,本周我们阅读《拖延心理学》,对于“拖延症”,大家一定有各种经验以及感受分享。所以,这期我们将讨论拖延症的相关内容。
本期主题分享预告:#谈谈拖延症#
1.你觉得什么是拖延症?
2.你有过哪些关于对抗拖延症的经历?
3.你有没有克服拖延症的“独家秘诀”?
4. 读了《拖延心理学》之后,有没有得到一些不一样的收获?
讨论时间:周六晚20:00-21:30 (时间可由学员商定)
请大家有空思考一下这些问题,然后来一起来进行交流分享,期待明晚可以碰撞出不一样的思想火花。另外,欢迎大家对明晚的交流进行记录、总结和分享。

(四)互动稿准备:

目的:考虑到大家之前可能没有太多的群分享经验,所以需要提前设想分享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该说什么话,并且写下来。让班委组一起帮忙看看并提出意见。在这个过程中也有益于增强自身的自信以及对流程的熟悉。

互动稿的主要结构:
1.开场白:一般就是预告,在开场之前再重新发一次。
2.过渡阶段(几个讨论问题之间的过渡阶段):需要想想怎么说才可以让大家及时结束上一个问题的讨论,进入下一个问题的分享。并且在提醒要开始讨论下一个问题时,也要稍微总结下上一问题,这样的过渡会比较自然一些。此处还要附上你(主持人)对几个讨论问题的看法,组织者的发言也有利于提高学员的积极性。
3. 遇到与主题无关的刷屏时:允许适当刷屏,但一旦开始变多,需要考虑如何委婉提醒。
4. 诱导互动:无论如何分享,都有可能出现冷场的状况。所以话题主持人都要你设置互动诱导点,而且要适当留点耐心等别人敲字(手机打字速度方面的限制)
5. 结尾:对本次讨论做一个总结,并顺势引导大家进行记录、分享

附总结模板:
今天的分享也接近尾声了,看得出来大家都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在这次交流中我感到受益匪浅,我相信就算是在潜水的同学也一定是有获得不少收获的。如果大家觉得意犹未尽的话,可以在之后把自己的想法发在群里分享给大家,希望我们可以在班级群中获得更多有趣的知识和不一样的收获。

(五)时间规划

1.预告时间:确定好讨论的主题和预告后,接下来就是发布预告,告诉学员什么时间来参加讨论。
一般需要进行三次左右的预告。前一天晚上9:00-11:00,第二天中午的12:00-13:00,讨论开始前的一个小时。(可根据本班学员的时间情况进行调整)
2.互动的时间段:确定好讨论时间后,组织者需提前安排好自己的时间,避免有事无法组织互动问答,影响分享效果。
3.不同问题的讨论时间:需要对不同问题的讨论时间进行一个大致安排,一般30分钟左右,但如讨论热烈可适当延长时间,反之则缩短时间进入下一话题的讨论

二、分享进行时

1. 基本过程(开头、结尾、问题讨论):以 互动稿为基础进行讨论,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
2. 诱导互动:如果发现缺乏互动,需要安排好的人赶紧热场,很多时候开场需要有人带一下就容易进入气氛。

三、分享结束时

1.对本次分享学员的发言进行汇总:

附参考格式:
标题(熊猫书院第X期X班 “XXXXX”分享)
分享组织者:
分享时间:XXX年XX月XX日 XX:XX~XX:XX
分享的内容:1,2,3……
2.对本次组织进行总结:
总结本次分享的亮点和不足,听取大家的建议,以便下次改进。

添加新批注
在作者公开此批注前,只有你和作者可见。
回复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