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yunying
2016-12-22T15:51:38.000000Z
字数 4336
阅读 18563
熊猫书院
学员分享
学习经验
嘉宾介绍:
刘姐: 女, 沈阳人,医生。
目前在沈阳市某医院从事医疗诊断工作,每日以治病救人为己任,工作之余喜欢摄影,女红、烹饪、旅游,读书是爱好也是生活中的一部分!
熊猫书院北京一期-内测13班
坚持天数:173天 (全勤!)
大概是今年年初的时候,我在朋友圈里无意中看到「熊猫书院」的宣传文案,感觉特别好。就约了几个非常爱书的朋友一起报名参加。其实,我平时也是比较爱看书的人,但看书方面一般都会比较随性,会根据流行、兴趣等方面来找书看,一般会偏向于人文类书籍的阅读,所以时常会感觉自己的知识面较为狭窄。看到「熊猫书院」招生介绍之后,感觉很适合我,选书方面有了老师的指引,感觉会更加系统和完善。比如说心理学、逻辑学、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的书籍,我可能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去看的,感觉偏理论、读起来会很费劲,所以觉得通过泛读的方式可能会是一个不错选择。
其实我之前也接触过不少读书类的产品,而且大多都比「熊猫书院」推出得还要早,但后来发现「熊猫书院」后,我就特别喜欢在「熊猫书院」上学习,因为我觉得,其实“十个月提升自己”计划这一课程对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每天十五分钟看似简单,但却需要天天坚持学习。如果没有好的机制和约束的话,很容易就会中途放弃的,但「熊猫书院」却为我们提供了各种学习机制和形式来帮助我们来达成这一目标,比如说我们的阅读打卡和周测,每天都会通过消息提醒的方式给我们推送学习内容,正因为每天都有这么一个“小目标”,所以才会让我感觉有坚持的动力。
在「熊猫书院」学习中,我觉得最大的收获就是接触了许多之前没有接触到的领域和知识,尝试去了解一些之前觉得很难或者比较专业的知识之后,切身体会到了一句话“越难读的书认真读完后收获越大”。感觉通过这些书籍的学习之后,整个人的思维变得开阔了起来,在认知和思考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前几天还跟朋友开玩笑说,如果是现在的我,去思考一些几年前的问题和事的话,对一些事的选择和处理感觉会做得更好。感觉就像“知识改变命运”,在学习中不断发现有许多东西可以给我个人提供方向以及方法上的指引。
另一方面,由于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在这将近8个月学习中,教育孩子方面也得到了许多启发和帮助。虽然「熊猫书院」目前课程会偏向于个人提升方面,不是专门教育孩子方面的书。但我个人觉得,真正要教育孩子的话,首先在于家长自身的提高,就是说只有家长眼界开阔了,才能给孩子成长更大的空间以及更多的指导。而且,我自己在天天看书也属于一种“言传身教”,可以更好的引导孩子培养阅读习惯。目前这个时代,大家都会很重视对于孩子的教育,通过补习班、名师、名校等各种方式来竭尽所能来试图帮助孩子的教育。对于这一点我曾经也十分困惑。后来我发现,想要让孩子在未来有更多的可能性的话,作为家长的榜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家长自己热爱阅读、坚持学习才可以给孩子更好的引导。
关于这一点,我最想称赞的就是「熊猫书院」每周的周测,这一特色帮助我和孩子营造了非常好的互动氛围。周测时间刚好是周末,我通常会和女儿一起在周末复习功课,她复习在学校所学过的课程,而我自己复习在「熊猫书院」所学到的知识,周六在家里通常只有我和女儿翻书的声音,出奇的安静但却令我觉得特别安心。另外,每周日周测之后,我都会和女儿分享我的学习心得和成绩,而女儿看到我用心学习所取得的成绩也会夸我,并且表示自己要努力学习,想要跟我比一比。这一榜样的作用,我觉得是无可替代的,而且当女儿夸我的时候,我也会觉得非常的骄傲和开心,因为这不只是对我所取得成绩的称赞,更是对书籍热爱以及学习态度的认可,我觉得通过这一方式来帮助孩子培养好的阅读和学习习惯的话,对于孩子未来成长的帮助一定是非常大的。
就我个人而言的话,我是感觉到自己的知识面的深度和广度都变得不一样。我身边的朋友都会发现这种变化,他们会说每次跟我聊天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感觉我什么都懂的样子。但我自己知道,自从我参加「熊猫书院」的学习之后,我每天都在学习,,通过大量阅读之后对于事情以及问题的关注面以及关注点都变得十分开阔了,这一点是让我个人觉得十分骄傲的。
其次就是我觉得目前书院的学习内容是挺不错的,周围也有不少朋友一起参加,有些朋友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坚持不下来,但我们平时会一起交流,他们发现我还在坚持学习之后就会受到鼓励和重拾「熊猫书院」的学习。这一点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会觉得自己在做好事,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影响更多人一起去学习和收获,通过帮助妈妈们坚持学习,同时也觉得是在帮助更多孩子健康成长。
再次,就是书院的阅读卡片的内容会给我许多学习方面的帮助,一方面可以帮我迅速了解书籍的重点是什么,有助于复习和巩固。另一方面,有时候我会产生和卡片内容不一样的看法,毕竟每个人的观点和认知都与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有关,我就会尝试去对比和思考,通过发现其中的差异以及共性,对我的阅读和思考都有很大的帮助。比如说前几周读了「熊猫书院」版本的《穷爸爸富爸爸》我也是受益良多,这本书在很早时候就读过了,当时可能是因为是畅销书的原因,把这本书买回来看了几遍,但当时并没有对我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一次又看了书院版本的内容之后,我对自己的理财方式以及对孩子的情商、财商教育方面都感觉从书中受到了很多启发,尝试从卡片作者建议以及书籍内容中找到合适自己的操作方式,感觉这就是一种“学以致用”的实践。
关于这一点,我认为首先是因为「熊猫书院」所提供的学习形式以及个人的观念。在学习形式上有打卡签到、周测检验等,通过坚持阅读签到我可以非常清楚的发现自己在做一种“意志力”的锻炼和培养。因为我认为如果通过毅力和坚持来长期培养和保持一个习惯的话,这是一种十分可贵的品质,一定会对生活以及工作很有帮助的。坚持每天阅读的话,我更多的是当作一种对自己意志力的一种挑战,在这8个多月的时间里,其实我也经常会遇到特别忙的时候,但我都会努力调整过来,因为我觉得如果放松一次的话,之后就会变得很难再继续坚持了。比如说之前去参加大女儿的毕业典礼的时候,因为要去美国,需要16小时左右的飞机并且还有时差,为了避免影响书院的学习,我还是在等待转机的时候把当天的阅读任务完成了。还有一次,我记得比较清楚,我们出去旅游,回来之后已经都非常累了,但我还是坚持把当日的周测完成了。这些小事可能有些朋友看到了会笑话我,认为只是这么一件小事却这么认真,可能大家会认为“就算不读”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这对我自己而言却是十分重要的事。每次在忙碌了一天之后,抽出一点点时间到「熊猫书院」进行阅读学习,这已经逐渐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其次,我个人挺喜欢我们教研中心的选书风格的,选书方面不会过于单一,涵盖各个领域;书籍方面不会出现盲目跟风选畅销书的现象,都会以经典入门书籍为主。刚开始阅读的时候可能会觉得比较难,但是认真读完之后就会觉得很有收获。读完其中一本之后,就会从中找到一些自己之前阅读学习的盲点,感觉有收获并且会产生信任,这也是我坚持读下来的原因之一。
再者,我觉得我们卡片作者为我们整理的书籍内容都是十分不错的,每次阅读内容的门槛不会特别高,通过循序渐进的学习,可以掌握知识,逐渐也就可以坚持继续学习了。
其实对于碎片化阅读一直以来有很大的争议,但在我看来如果是想要快速构建知识框架以及短时间内吸收大量不同领域的知识的话,「熊猫书院」所提供的学习模式是非常好的。但如果是阅读比如说《红楼梦》之类的文学名著,那一定是不适合这种阅读方式的。「熊猫书院」其实为大家提供了一种泛读以及高效学习的方法和途径,而且书籍质量也都很不错。
我觉得读书之余最重要的是实践和分享,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跟别人交流之后,经常可以从交流中得到不一样的反馈和启发,这种感觉也有点像小学时候学到一个词之后,不断通过造句使用以及与其他人交流中进行巩固学习,然后会逐渐对知识的印象更为深刻。
其实一直在思考,熊猫书院的“校训”或者“精神”是什么,跟刘姐聊完天之后,感觉更加明确了,能从她身上看到许多非常好的特质或者说是我们希望传达给全体学员的东西,暂且用“主动、坚持、分享”三个词进行概括吧。
首先是“主动”,我们相信所有熊猫书院的学员都是有这个特质的,因为熊猫书院的报名是需要一定门槛的,你需要通过付费/志愿者渠道报名才可以获得熊猫书院的学习资格,你愿意为了学习付出一定的成本,证明了你首先就是一个想要主动去获取知识、努力去完善自己的人了。这一点是成长的基础,只有主动才可以不断的成长和进步。但其实关于这一点,大家还做得不够好,真正的“主动”应该是要更进一步的,主动去学习和扩展更多的知识面,把「熊猫书院」当作自己成长的起点;主动在班级里面分享和交流,通过思维的碰撞和思考得到更多的启发;主动将每日的学习分享到朋友圈,让大家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长,并且接受大家的监督。
其次是“坚持”,坚持这个词其实在熊猫书院中随处可见,每日分享出来的阅读链接都会显示“我已坚持XX天”,教务日历中也会以橙色标识显示本月的坚持天数。其实我们经常会收到不少学员建议,希望补读照样显示出勤或者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协助大家“挽回”之前忘记读的日期,但这一点就我个人而言是十分不赞成的。在我的理解中「熊猫书院」并不只是想单纯做大家阅读的工具,「熊猫书院」是想做大家学习的朋友,做线上的“学校”,因为如果是没有机制的约束的话,「熊猫书院」与目前主流的阅读软件并没有差别,并无法通过「熊猫书院」帮助大家解决一些诸如“不想看书”、“不知道看什么书”、“看书难以坚持下去”的问题。作为一所线上的‘学校’,我们希望来「熊猫书院」学习的同学们,都要学会坚持,坚持去阅读、锻炼、写作等等。首先第一步,可以先从坚持“十个月提升自己计划”开始,从阅读习惯开始进行一个对自己意志力的小挑战。所以希望大家把“每一天都无法重来”当作一个重要的标尺去坚持阅读和学习。
第三点是“分享”。学习是需要通过分享与交流来产生更多的思考与启发的,为此我们也为同学们组织了线上的班级微信群。大家每周都在共读一本书,一起阅读和周测。我们需要强调的就是“分享”,大家把自己的阅读感悟,读书笔记,疑难困惑分享到班级群中一起讨论,一起学习。分享不一定是要很有结构或者规范,可以是一个问题、一段故事、一份笔记,只要这是你想要表达的东西即可。因为分享本身代表着思考,并且能启发更多同学一起思考。所以,“分享”也是我们需要倡导的重要精神之一。
2016年10月30日
熊猫书院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