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xx3061313
2019-04-03T14:51:01.000000Z
字数 2026
阅读 473
架构
系统架构是服务于业务架构的,系统架构保证业务的可靠落地。反过来业务架构促使系统架构不断升级。
在医疗行业的领域模型中,主要有三个实体:患者(健康的人也是患者),医生,医疗机构。他们的关系如下:医疗机构将医生跟患者通过实体机构的形式组织到一起,形成了医患之间的就医关系。那么针对医疗所开展的业务绕不开这三个实体。针对患者而言的业务开展是最广泛的,因为患者的健康可以非常容易的形成业务闭环。针对医生开展的业务可能会比较狭窄,因为医生业务属于一个特定的职业范畴,虽然可做的事情非常多,但是抛开患者来说其实是很狭窄的。而医疗机构是两者能保持良好发展的关键,针对患者医疗机构可以提交自己整体医疗水平,整体服务水平。针对医生医疗机构可以给予深造的机会,给予医生更好的工作环境,针对某个医疗领域通过技术手段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等。
终上所述,其实患者方面的业务是最明显也最容易理解,但是最难介入的,难在竞争非常激烈。
患者从其健康状态来讲,可以形成一个闭环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健康闭环,我们来看看从这个闭环中我们可以分析出什么业务来。
从健康到生病中间的这个阶段是所包含的“患者”数量是最多的。在这个阶段的人群随着社会的进步,健康意识越来越浓。所以健康管理
这个行业应运而生,健康管理的细分领域非常多,比如女性健康管理,慢病健康管理,一个智能设备商都宣称自己在做健康管理。也诞生了很多做的很好的公司,比如美柚,大姨吗等女性健康管理,小米手环,咕咚网等智能硬件。这些公司都有一个特点就是通过健康数据来驱动业务。除了平常的健康意识外,很多孝顺的子女也会给自己和自己的父母购买健康保险
,来给未来买一份保证,这个切入点也成就了很多企业,从了传统的保险上,各种互联网保险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比如小雨伞,平安健康险等。当然针对健康预防这块,还有一个行业是不能不提的,就是体检
.体检是最方便,也是最直接的检测自己健康状态的手段,比如慈铭体检。上述三个行业相对于我们而言比较熟悉的,有一个针对女性(或者男性)专有的行业,可能大部分的人不会接触,但是受众也越来越大,市场估值不容小觑,那就是医美
,正所谓小美怡情,大美灰飞烟灭。
经过上面简单的分析,我们就分析出了4个行业。每个行业都是千亿市场,在这个健康的蓝海,不知道多少公司在里面裸奔。细化到业务细节就不说了,毕竟没有深入去做。
相对于1阶段,2阶段就会显得稍微有点荒凉,因为看病在我们国家是公有化的一种机制。相应的资源也相应的把握在政府手中。不妨我们细化一下阶段2.
正常来讲,对于2阶段非常简单,即挂号->候诊->就诊
。但是互联网是一个提升效率的工具,医疗引进互联网也是为了解决医疗本身的一些效率问题。所以针对阶段2依然可以进行流程的优化,以提高生病到就诊的效率。
在阶段2中存在的问题可以用一个非常熟知的话来描述,就是"就诊难"。既然就诊可以大概分为挂号->候诊->就诊
,那么说明这三个阶段其实都存在效率问题。
挂号难,反应了一个医生少患者多的这个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个矛盾涉及两个方面,患者多,医生少。我们分别来进行分析
患者多
:每次去医院都会看到人海挤挤,患者真这么多吗?其实不然,当我们深入去分析患者的组成结构的时候,发现感冒和重疾都会去挂专家号,甚至一个感冒会去顶级的三甲医院。从这个看来,其实患者不是多,是没有结构化处理。于是分级诊疗
势必是可以解决挂号难的一个很大问题。另外我们再思考不舒服了,我们正常的思维就是挂号看病,其实很大一部分人不舒服了自己调理一下很快就可以恢复,没必要直接到医院占一个号源,所以在线轻问诊
也可以解决患者多的问题,即把一部分非潜在患者档在医院门外。当真正一部分患者需要挂号的时候,那这部分患者是没办法去掉的,但是通过智能导诊
可以将患者导流到正确的医院和科室,这个从另外的第一个维度来解决挂号难的问题。
医生少
: 医生少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针对患者多的问题如果能有效的解决,医生少的矛盾相应的就减轻了。而分级诊疗
和轻问诊
可以通过调用基层医生来弥补医生数量的不足。
除了上述患者多,医生少的因素外,传统的窗口挂号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挂号不方便。而互联网则在工具上提高了挂号的效率。
如下图所示,经过问诊,分级诊疗两级过滤后,可以使达到大型医院的患者数量大大减少。达到分流目的。然后将挂号方式搬移至线上,挂号效率也成倍的提升。从而在挂号这个最大的流量入口最大限度的降低挂号难度。
取号难相比挂号来说,要轻量级一些。需要从就诊路径上提升候诊的效率。
还是从时间维度来分析候诊过程。在线挂号->等待就诊日->到医院->取号->寻找科室->排队等待医院->就诊
。从上述过程来看,其实有很多方面可以展开。
就诊是整个看病环节最核心的环节,涉及的业务很复杂。存在的问题也最多。
从患者角度来看,在上述排队叫号后,就会到医生就诊阶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