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mindseeker 2014-06-06T15:04:11.000000Z 字数 4540 阅读 1058

听老师讲课十六-大脑杀毒之四大脑优化的嫁接原则

听老师讲课系列


如果你意识到世界错的离谱,并且正在寻找原因和解答,如果你崇尚真理,乐于思考,如果你发现真正的极限是你的思维,那就跟我一起崇尚理性思维,追求自由,感受生命之美。收听荔枝FM39147频道《被动性收入+大脑杀毒》节目,或许会有别样收获。徐岩老师的微信号是3318189,你懂的O(∩_∩)O~

图片来自新浪微博@插画家园

一.引子

计算机的世界里,信息以比特的形式存储在硬盘中,一般来说,简单的删除操作很难将信息彻底删除。硬盘里的信息只能被替换,很难被轻易删除,人的观念也是如此。有点像「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要不断用新的去替代旧的,才能有所进步。

二.大脑优化之嫁接原则

「嫁接」是生物学上的名词,主要用在经济作物改良和珍稀植物培养上,概念解释可参考百度百科的内容:

嫁接,植物的人工营养繁殖方法之一。即把一种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或根上,使接在一起的两个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嫁接的方式分为皮接和芽接。接时应当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接上去的枝或芽,叫做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做砧木或台木。接穗时一般选用具2到4个芽的苗,嫁接后成为植物体的上部或顶部;砧木嫁接后成为植物体的根系部分。

所谓「嫁接原则」,就是指当我们通过「交易原则」和「转换原则」对头脑中的病毒信息进行梳理隔离之后,大脑对新的信息产生需求,这时候我们应该主动去选择一些高质量的信息来刺激我们的大脑。

这里有个前提,就是当我们意识到需要接触更多的高质量信息来刺激大脑的时候,我们头脑中其实已经有了很多ideas,就像已经在地上生根成形的植株,很难做到「连根拔起、打碎重来」,这是我们必须承认的一点。这时候,最好的办法或许就是「嫁接」了,即便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生长的土壤和破土后的形状,但至少可以在后天选择一些好的「枝芽」来对某种注定进行突破和拓展。

三、如何选择信息,选择什么样的信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高人指点、贵人相助」是好进后生的人生幸事,但我们毕竟都是凡人,所以还是更多求诸于内,其余的事情就随缘吧。不过好在互联网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也让我们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来方便的分享一些好东西。需要声明一点,这里所谓的好东西,其实就是有点取最大公约数的味道,基本上调和了大众的口味,不一定差到哪里去,但很可能也漏掉了更优质的内容,欢迎读者补充。

推荐如下一些优质的信息平台:

1.TED演讲视频

TED名声在外,就不浪费时间赘述了。英文好的,可以直接去ted.com上去收看,或者去tedtochina.com收看,当然国内也有很多带字幕的视频,比如可以去网易视频、去优酷视频观看。

2.MOOC,各大学公开课

这个实在很多,全球顶尖院校都有一些免费的公开课,可以去网易公开课、果壳MOOC学院、优酷等,同时,目前在线教育网站非常多,我所知道的包括KHAN学院、Coursea、WEE(WEE--WEE-Beta 用智慧创造好玩有趣的开放学习机会),国内的有多贝网、教育大发现社区等。学习类社区比如知乎、果壳、超星等等。

3.Edge.org

About Edge.org | Edge.org

这个网站需要着重介绍一下,我直接摘录网站About页面的信息,大意如下:

About Edge.org
"To arrive at the edge of the world's knowledge, seek out the most complex and sophisticated minds, put them in a room together, and have them ask each other the questions they are asking themselves."

Edge是一个为智慧精英提供交流的在线平台,类似于在线沙龙,精英们在这里进行思维的碰撞并产生火花,他们的思想成果都记录出版,并在Edge.org上展示,Edge是一个网络沙龙,虽然有别于但类似于Algonquin Roundtable[1] or Bloomsbury Group[2]
Edge鼓励人们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独特知识。在这个二手知识泛滥的时代,Edge.org上的作者都是一些富有原创精神的独立思考者和实践者。

4.用学者心态主动应对新闻热点事件

所谓「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尤其是在这个貌似繁荣的和平年代,新闻更多去关注一些负面消息,或者说媒体更愿意渲染新闻事件的负面信息,于是就有一种感觉:即媒体使我们这个世界看起来越来越坏。比如,马航失联,全世界媒体都在报道这个灾难,失联乘客亲属悲伤哭泣的照片被过分强调,对马方官方的窘态也有些过分的渲染,网络更是推波助澜,各种充满阴谋论的小道消息铺天盖地,而人们本就对「坏事」敏感,各种恐惧类的信息很容易被传播,反倒是忽视了对相关事件的正面解读,于是,给人的感觉就是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坏」了。

然而,面对同样的新闻,(1)大脑中满是病毒的人,就会相应的产生一些恐惧或者惊讶,然后机械的传播这些消息,消极的应对,某些时候,他的情绪甚至会被新闻事件左右。(2)对于大脑中没有病毒的人来说,他会主动的在每次新闻事件中学到更多东西,而不是被铺天盖地的消息所左右。比如,马航失联,他会主动了解航空飞机失事的相关法律问题、会了解东南亚地区复杂的地理环境、会了解马来西亚航空业的状况、会了解马来西亚的政局。再举一个当前的例子,云南招远的惨案,大家义愤填膺之际,有没有想过主动去做一些超越悲伤和忘却的事呢?可以参考一下萧秋水的做法,他在招远惨案发生后,主动了解一些知识,编写了三篇文章:

而萧秋水也在他的文章《你用不好时间,可能是因为对自己了解不够》总结说:

招远的惨案已经发生了,身为幸运的未被波及的人,思及不幸的逝者,非常难过,虽然有人对我说,做这些也是无用的,但是,做,总比不做好,为了未来尽量少些悲剧。
了解邪教、传销、精神传销的形态、背后的运作机制,对其有清醒认识,才能尽量避免在不知不觉中受害。

她的做法恰恰反映出了一种自觉的主动!

5.其他Tips

5.1加强自我管理,重视个人知识管理,善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比如:利用RSS订阅(鲜果)订阅信息,通过写作来锻炼自己的思考和表达能力(或者可以做电台,有时候讲比写更考验一个人对知识的掌握能力)

5.2要以问题为导向进行学习,多与朋友交流(当面交流或者网络交流),以思考为乐,追求少而精而不是流于肤浅的索取。在我看来,对于真理的追求,一部分人毫无欲望,遇见真理也是视而不见;一部分人具有分辨真理的能力,但是执行力不强,缺少实践,单纯追求遇见真理瞬间的快感,并不断索取更多;这两种做法其实都不可取,某种程度上来说不实践的人甚至还不如视而不见的人活得真实自在。

5.3当然啊,别忘了没事听一下徐岩老师的励志电台FM39147或者阅读一些胡柚小报(ID:huyouxiaobao)的文章,感谢捧场了。

需要强调一下,以上的推荐很片面,算是抛砖引玉吧,欢迎你反馈更多的好内容给我。而且,不论推荐的内容有多么优质,这些都是以被动接受为主的知识或者信息组织形式,作为一个主动学习者,应该坚持问题导向,明确目标,主动寻找接受信息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四、补充说明

1.人的物质享乐是受到生理局限制约的,正所谓「广厦万间睡眠不足五尺,良田千顷日食不过三餐」,当你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要之后,物质是很难带给你更多快乐的。而相反,思考的愉悦却是没有局限的,你通过理性思考,看清事情的本质,梳理表象后面的逻辑等等所带来的愉悦是会不断增强的。

2.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你只要用心,几乎可以免费得到任何信息,因此,我们需要格外重视大脑的「过滤」功能。我们要主动将带有病毒的信息屏蔽掉,接受积极健康的信息。典型的例子就是不要过分追逐流行观念。

比如前段时间流行「互联网思维」,似乎做什么事(尤其是商业)不同互联网发生关联,就成了螳臂挡车般的顽固落后分子(我这么说是不是会得罪人呢?),可是,如果你真的经不住诱惑盲目投入进去,也许不会有什么收益,甚至短期会有收益,但长期依然亏损,无非是因为这个流行观念是片面残缺的,他不够完整,舍本逐末。这有些类似于牛市期间大量不懂投资的人盲目入市淘金一般,「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但牛市的疯狂让他们忘记了风险,全然不顾自己的心理素质、风险承受能力、专业知识储备等就披挂上阵,结果自然很不乐观,有的人自始至终未能获利,有的人偶有获利,于是欲望就被勾起并疯狂到不可驯服。

胡柚小报(ID:huyouxiaobao)

A mindseeker,一个脱离着低级趣味的人,个人微信号376472943,您的批评和赞扬都是我前进的动力。


[1] 阿冈昆圆桌会议,中文简介近乎为零。倒是维基百科上有关于Algonquin Round Table的详细资料,大概背景是这样的:阿冈昆圆桌会议是纽约一些作家、评论家、演员等文艺精英人士的小组织,非常有名,因其在Algonquin Hotel举行而得名。圆桌会议从1919年到1929年持续了大概有10年,最初只是这些人的闲暇聚餐,而他们在席间玩一些语言文字游戏也因为报纸专栏的刊载而使得这个会议闻名全国。
这个聚会有助于激发参与者的创造力,但是在10年时间里,这些人仅一起创作了一部叫做《 No Sirree!》的讽刺剧,这部剧也帮Robert Benchley开启了他的好莱坞的职业生涯。
十年光阴,圆桌会议和参与者们因其智慧和文学成就而赢得了举国声誉,这些荣誉甚至在圆桌会议不复存在后都依旧光芒闪闪。
Algonquin Round Table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2] Bloomsbury Group,布鲁姆斯伯里团体,是一个英国二十世纪初号称“无限灵感,无限激情,无限才华”知识分子的小团体。其实没有很多成员,最初成立时有点像Cambridge同学会,一帮玩的好的朋友聚在一起吃吃喝喝的。他们的一些成员包括: Virginia Woolf, John Maynard Keynes, E. M. Forster and Lytton Strachey,这些人在今天看来都大名鼎鼎。虽然一些成员否认他们以团体形式组织活动,这在外人看来更像一个松散的小组织,他们因为对文化艺术(arts)的共同信念而相交,并且其著作和观点深深影响到了文学、美学、文艺评论、经济学、女性主义、和平主义和两性观念。(Their works and outlook deeply influenced literature, aesthetics, criticism, and economics as well as modern attitudes towards feminism, pacifism, and sexuality)
布鲁姆斯伯里团体_百度百科
Bloomsbury Group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添加新批注
在作者公开此批注前,只有你和作者可见。
回复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