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X-blossom 2019-09-04T03:49:30.000000Z 字数 1545 阅读 344

一八年试验记录九月

实验记录


2018.9.30

加入了衰减片,衰减系数约为0.01,此时最大光强约为6000,达到要求。
上午完成了对于10cm_cylinder空皿的刻度,但分析数据发现不同温度下的暗噪声应有区别,需要重新刻度下各个温度下的暗噪声。


2018.9.29

上午组会,趁机完成了用PYTHON编写的对于.fit文件的分析demo程序。
下午重新设计支架,固定了10cm_cylinder石英比色皿,并加入430nm滤波片。完成了对于含有液闪10cm_cylinder的测量工作-其光斑圆润无畸变。同时完成了对于空皿的刻度工作。
夜晚会去分析数据时发现最亮的地方已到饱和,约为40000,导致无法具体的分析实验数据。


2018.9.28

上午尝试制作了泡沫底座,但可能在低温下热胀冷缩引起系统的不稳定。下午改作了金属(铝合金)支架,监控了10cm_cylinder的石英比色皿的出射光斑(5cm不小心打碎了,罪过罪过)。但由于固定比色皿没有太牢固,致使测量时光斑下移。
(测量液闪前注意通入氮气除水蒸气!!!)


2018.9.27

尝试使用CCD监控5cm_cylinder石英比色皿的出射光斑,大致能够做到,但光斑略显畸形且底座不稳定


2018.9.26

上午构思了一下关于低温下光产额的测量的实验装置搭建
下午组会,顺便完成了对于光产额数据分析的小程序。同时安装了CCD全家桶,竟然能够使用,大感意外与幸运。


2018.9.25

上午测量了未加空皿的光谱系统的稳定性,结论为-50°C及以上没什么变化,约为0.1%。但是-60°C变化比较剧烈,不知为何。同时,光源似乎需放置一段时间稳定后才可测量。
下午了解了关于SiPM的一些电子学器件的电路连接如过阈甄别,时间窗符合等。


2018.9.24

关于对于root文件内成员修改的办法:
root->TFile *f=TFile::Open("data_LY.root","UPDATE");//建立指针
root->f->Delete("h_1;1");//删除成员,没有rm

//RootUserGuide Page266


2018.9.23

修改了关于光产额的数据分析文件,将2018_9_18,2018_9_19的液闪光产额数据分析结果存进data_LY.root文件


2018.9.22

无事


2018.9.21

上午拟合了四幅直方图,得到ADC的高斯峰。


2018.9.20

上午本去完成5cm_cylinder_空皿的刻度,但由于BESIII维护换水使得三号厅无法供应去离子水,计划搁浅。
吃过晚饭后前往实验室测量了普通液闪的光产额,但只保存30events。对于得到的txt文本数据可直观查看。参加中秋晚会,回来后分析发现保存的txt文件是按行为属性排列的,这次实验只是用了1channel,即只有11行,但有30events即共有30列,示意排列情况如下:

baseline event0_baseline event1_baseline
... event0_... event1_...
ADC event0_ADC event1_ADC
... event0_... event1_...

即若想读取有效信息的话,需要读取某一特定行(如ADC,第七行)后存储。个人使用方法是读取行所有内容后为string格式,而后转为char[]格式,进而由空格符分割为独立char[].最终转化为独立的flaot,填入直方图。


2018.9.19&18

完成对于三种液闪的光产额的实验测量,同时尝试再次刻度空皿。


2018.9.17

刻度5cm_cylinder_空皿,发现在-40°C及以上温度,其放置时间并不会影响计数,光谱显示的count保持稳定。但是对于-45°C,其count一直衰减(30minutes)。


添加新批注
在作者公开此批注前,只有你和作者可见。
回复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