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301020149
2017-10-15T10:26:40.000000Z
字数 1069
阅读 149
分子束外延源炉简介
分子束外延源炉
effusion_cells
源炉的作用:源炉effusion cells、又称Knudsen effusion cells或K-cell,是在分子束外延技术中粒子束流(beam fluxes)的来源,它的工作原理是:在高真空的条件下,通过环绕在坩埚(crucible)上的电阻丝给坩埚加热,促使坩埚内的材料汽化,材料分子从坩埚口(orifices)射出从而提供束流,通过在坩埚下方的热电偶(thermocouple)可以监测坩埚内的温度,在水冷系统(water coolin)和电阻丝的配合下可以调节坩埚内的温度并控制束流的大小。整个源炉包有多层挡板(radiation shield)可以提高加热效率,并使升温更均匀。

电阻丝
- 最为合适的电阻丝材料是钽(Ta),因为其易于彻底除气;在加热循环中有足够的韧性不易损坏;可以焊接并电阻率合适。
- 为了保证加热的均匀性(uniformity of heating)可以螺旋式缠绕在坩埚上。
热电偶
- 用在源炉上的热电偶是W-Re合金,有5%Re的版本和26%Re的版本,这种合金可以在高温下工作并且对性质稳定。
- 为了保证准确的测量坩埚内材料的温度,热电偶被放置在坩埚下方的位置

坩埚
- 坩埚的形状与试管相近,有着不同的材料,如PBN、石墨、、钨等。为了保证足够的束流强度、并防止粒子因温度下降而在管口凝结堵塞管口,所以坩埚口开的很大,坩埚内并不满足理想的Knudsen condition。

- 最常使用的坩埚材料是热解氮化硼(PBN),PBN是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将三氯化硼和氨气在高温下分解,在加热模具上沉积而成,方程式为
PBN属于特种陶瓷材料,色白、无毒、无空隙、易加工;高温下蒸汽压低,与大多数金属、化合物不反应,有良好的导热性和抗热震性,有很高的电阻率和介电强度,化学性质稳定,放气量小,耐高温达2200°C。PBN坩埚可用来蒸发III/V族材料,如Ga,In,Al,Si,Be,Cu,Au等
但是PBN也有它的缺点,试验中观测到Al在加热时会在毛细作用下渗入坩埚中,在降温时收缩使坩埚炸裂。
- 在需要高温操作的源炉中(1900°C以上)有时会使用如蓝宝石(sapphire)、钨等材质,用来加热如Fe,Cr,Ni,Co,Au,Ge等金属。
- 在500°C以下时还会使用石英(quartz)坩埚
- 通过查阅文献我找到了一种同样用于MBE的超纯石墨坩埚,它的优势在于成本更低,但因石墨的天生多孔结构使得它很难除气,在暴露在大气时会吸收外界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