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Hongjun
2022-04-14T08:10:14.000000Z
字数 4304
阅读 381
写书
成长型思维模式(Growth Mindset):打破思想枷锁,重新定义成功: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8883222/
想拥有一个温暖的家庭,可是感觉亲情淡漠,害怕回家、害怕面对孩子、害怕置身冰冷的家庭;
和孩子的心灵处于断网状态,接收不到孩子的感受,又不知自己该怎么做;
孩子内心想学习可是害怕返校、沉迷手机、沉迷游戏,逃避学习、逃避社交;
孩子复学了,可是遇到成绩不理想的科目或者严厉的老师就退缩,一遇到考试就焦虑紧张;
孩子碰到压力和困难就想逃避,并且不断地放大,常会焦灼不安、暴躁发脾气;
孩子花钱如流水、抽烟酗酒、出入夜场、经常提不合理要求、对自己容貌没有自信、自我价值感低......,却不知如何引导;
想成长自己却总也突破不了卡点;
想改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却总是成效甚微;
看到孩子、队友处于痛苦的泥潭中,想给予助力却不知从何下手;
......
以上种种情形,父母除了接纳,还能做些什么?
这些问题的背后,都存在认知缺陷或扭曲。认知的影响无处不在,它影响我们对每件事的反应、影响行为和情绪、影响思考、影响我们和孩子的一生。认知的缺陷和扭曲,带给人种种的烦恼、无力和痛苦。它像一把无形的锁,锁住了我们的人生。
——改变认知是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但改变认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道道甚至让人无法觉察的枷锁,把我们锁住了,如何觉察和打破这些看不见的枷锁?
——加入《打开认知的枷锁》精品课程。
本课程是岁月弦歌老师历时5年多从黑暗到光明的炼狱历程中,横跨心理学、教育学、哲学、佛学的深入学习和思考、实践,融汇数百例陪伴个案总结、十多期家长、孩子辅导实战经验的心血结晶。
人的幸运不是中了大奖,而是遇到一个课程可以帮你一步步打开认知的枷锁,开启通向幸福的大门。
打开自我成长的枷锁
打开关系的枷锁
打开思维模式的枷锁
打开内生动力的枷锁
科学角度、佛学角度、哲学、心理学角度:每个人是活在自己的主观世界里、意义是每个人自己赋予的。
幸福观、金钱观
世界观:
每个人活在自己的的主观世界、本我自我超我、遍计所执性
认识自我:
人格模型、人格的一致性
人生观:
幸福、追求、活在当下
价值观:
无分别心、不评判、臣服现实,接受不能改变的,只在影响圈(能改变的)发力
森田理念、点火
总共10周:
10次:理论解说 + 分享答疑 ,每次150分钟
5次:案例研究,每次120分钟,需要提交案例才能参加
群内答疑指导
费用:¥768元
主讲人、主要指导:岁月弦歌
助教:可丽贝
联系人:可丽贝
可也感觉孩子没决心去学,遇到学习困难更多是逃避,虽然心里知道是要的。
这样的孩子遇到一点点困难的时候就会逃避,而且不断的放大。
我也要报名,我家孩子从复学到现在每天能去上课,就是一遇到考试就特别紧张,有些逃避,对自己成绩的不科目就选择逃避,这样下去也不行啊,后面还要参加学考,选考,高考,现在连个周测都要逃避。
还有就是她会选择老师,之前的化学老师挺对她眼的,所以她对化学学习的热情很高,成绩也不错,物理就不行,现在复学后,换了新老师,反过来了,反而物别要学习了,化学就特别讨厌,因为他讨厌那个化学老师 这种心结有什么办法解。
一直担心孩子不上学,之前孩子有过这种想法,但都想了各种办法让孩子进了学校。以为一切都向好的方向发展,以为再过70天我和孩子都会解放。结果孩子突然就不上学了。实在接受不了这个结果,心痛的真的连呼吸都困难 太难了。
考上大学也不能解决心境障碍的问题。
我女儿现在在家抽烟了,我该怎样调整她的这种偏差
她爸说让抽去,但我始终觉得要干预一下,但又不知道怎么去干预
请问各位老师,孩子在家都很好,就是排斥学校,今天跟我说做了噩梦,醒来看到自己坐在教室里,吓醒了。她这是不是应该做心理咨询呢?可是我以前跟她提过她是拒绝的,我该怎么帮她呢。
就是压抑的学习环境,内卷严重,老师要求严厉,感觉自己没有喘息的空间,没有自由。
我们是断网的状态,接收不到女儿的感受,难道是我太以自我为中心,对女儿总是带着批判,不接纳的,所以才感受不到女儿的感受,又或者是我的心太迟钝太麻木。
@岁月弦歌(纪凡) 我也是这么觉得,可是我就是突破不了,不知道要怎么做
学习/工作/前途是一个需要去解决的问题,而不是迴避。做驼鸟,解决不了内心的撕扯。关键是要掌握正确的方法。
@兰兰 ,是因为没打通整个体系、没掌握正确的方法
对的,共情和关系是基础,但不能止步于关系。
不能止步于关系,关系是为了更好的解决问题
我新开的课,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工作、交友、爱情,谁都逃避不了
发问:要解决的问题、病者的表现
观点:
论证:
案例:征集
认知病者表现1:抑郁、仇亲、破罐破摔
认知病者表现2:社恐、
认知病者表现3:焦虑
对生活感到满意的底线是至少要有一种追求,正确的追求是一个方向指引,而不是一个目的地。
要先与孩子建立起合作型关系,学习要孩子自己内生动力。否则都是徒劳。
大人和孩子的心没有通路,教育就无法开始
每个人活在自己的的主观世界、本我自我超我、遍计所执性
人格模型、人格的一致性
幸福、追求、活在当下
无分别心、不评判、臣服现实,接受不能改变的,只在影响圈(能改变的)发力
不是:考试的成绩、文凭
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烦恼和幸福的来源、三大关系
以感受为基、镜子法则、接纳真实的自己、他者信赖、他者奉献
修炼成长无止境!
填写情况表,结束时填写,进行效果对照
提交案例的才能上,每次要求更新,从中选择一部分进行长期跟踪(可给予半价复训的机会)
......
......
思维决定情绪,决定情绪的是认知,“情绪ABC理论”:
激发事件A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即:
A + B = C。
其中A =激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
B =我们对事件的信念或想法(belief),
C =后果或我们的感受(consequence)
简单说就是:事物的本身并不影响人,人们只受对事物看法的影响。
地基:家长成长、家庭关系改善、情绪恢复
康复:
认知调整(认知疗法,比如伯恩斯) or 就医、运动(比如会跑)、行为疗法(比如元认知)
(生物、心理、社会全面辅助)
逐梦:
生涯发展、人生课题
未入段:就事看事,遇事情先分对错(责任)、讲道理;(大概率是活成了人人都讨厌的模样、还以为自己特别专业、以为自己是上帝是圣母)
初段:会共情,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
二段:能看到情绪背后的需求;
三段:能看清情绪背后的认知;
四段:能看清认知背后的思维模式;
五段:知道如何调整自己的认知和思维模式;
六段: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会如何影响孩子的认知和思维模式;
七-八-九段:理念大成,摘叶飞花,皆为武器,无招胜有招。关系融洽、其乐融融。
很多没有学习的人,会认为自己在7-9段,未入段只是7-9的部分表象。
《陪孩子终身成长》是樊登老师写给家长们的一本关于如何养育孩子的葵花宝典。全书共9章。
第1章:关系是基础,没有好的亲子关系其他一切免谈;
第2章:不能给孩子安全感的养育方式,比如家暴、威胁、恐吓等都要远离;
第3章:提出了复杂体系和简单体系的概念,明确指出养育孩子是复杂体系。不能把孩子当机器,不能用机械化思维来进行养育,以及应对养育孩子这个复杂体系的处理方法:三大支柱。
本章延伸:最复杂的机器仍然是简单体系,可追溯、可拆解、可还原、可复制。最简单的生命,比如一个细胞,也是复杂体系,不可追溯、不可拆解、不可还原、不可复制(指人工复制)。单细胞都如此,那么作为比单细胞复杂亿万倍的人,更是不能拿对付机器的办法来对付。
第4章:三大支柱之1:无条件的爱,要看到、接纳真实的孩子。前提是父母接纳真实的自己、懂得爱自己;
第5章:三大支柱之2:价值感,想让孩子自己有动力,就要让孩子有高的自尊水平;
第6章:三大支柱之3: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模式。这是本书最重要、最有价值的内容。成长型思维模式是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博士在她于2006年出版的专著《思维方式:新的成功心理学》提出的一个信念体系,并于2017年获得首届“一丹奖”,可以说这是全世界近几十年来在心理学、教育学领域最重要的成果。“成长型思维模式”可以说是很多碎片式的成功学背后的底层逻辑,可是在中国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如何培养“成长型思维模式”,以后会开设系列课程来系统学习。
第7章:教我们要看见真实的孩子,父母要以身示范、行不言之教;
第8章:同样是以身示范,与自己的父母和解,和《镜子的法则》所述是相同的意思;
第9章:综合应用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