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osl1992
2018-01-29T16:29:41.000000Z
字数 1499
阅读 284
启示录
读书笔记
process
第11章 评估产品机会
- 目的:在众多可能的产品机会中,挑选价值高、可行性强的产品机会,并集中资源投入开发
- 输出:市场需求文档
- 规则:
- 解决什么问题
- 为谁解决
- 市场规模
- 衡量成功指标
- 可行性
- 竞争格局
- 竞争优势
- 市场时机:天时地利人和
- 营销推广策略
- 解决方案要满足的条件,需要资源
- 备注:产品机会不单单只在新产品中,也存在于老产品中
第12章 产品探索
- 产品开发两个阶段:
- 定义正确的产品:
- 目的:
- 保证开发团队开发有价值,可用的产品
- 设计出兼具功能性和设计性的产品
- 要求:需要培养自己的宏观思考能力和设计能力
- 正确地开发产品
- 备注:发现和验证市场机会并不难,难的是探索产品解决方案
第13章 产品原则
- 形式上,一系列,体现团队特色的产品价值准则
- 产品线的战略指南,价值宣言
- 举例:某电影网站的产品原则是相信社区用户影评比专家影评更有价值
- 产品原则的作用:让团队成员有基本的共识和价值观,解决认知不一致导致的冲突
- 需要对产品原则进行排序:易用性、安全性、可靠性
- 备注:不能太空,也不能太像设计原则
第14章产品评审团
- 产品评审团的目标:决定产品战略方向,从宏观上监督产品研发流程,合理地配置资源
- 组成:相关部门的核心成员
职责:
- 评审产品战略和路线图,评估产品机会
- 评估产品解决方案
- 评审产品原型
- 评审开发完成产品
自顶向下,不问细节
- 多回顾,多反思
- 开会前,先沟通清楚,保证达成基本共识
第16章 市场调研
- 市场调研是产品探索工作中的一部分
- 市场调研既有作用,又有局限性
- 市场调研方法:
- 用户调查:
- 设计问卷需要很强的技巧性和经验
- 这是获得解决方案的途径,而非解决方案本身
- 产品使用分析
- 数据挖掘
- 拜访用户
- 人物角色:务必找出若干用户类型,明确这几类用户的关系
- 可用性测试:尽早、反复地进行可用性测试
- 同类产品分析:我们往往低估了竞争对手,有必要找出竞争对手的优势,向他们学习
- 市场调研目的:
- 谁是目标用户
- 用户会怎样使用产品
- 用户能想明白怎样使用产品吗?障碍在哪里
- 用户为什么选用你的产品
- 用户喜欢产品的哪些特点
- 用户希望如何改进产品?增加哪些功能?
- 市场调研的局限性:
- 不能告诉你:打造什么产品???
- 仅能作为参考和依据
- 探索产品过程要回答如下问题:
- 采用什么技术来更好地解决产品要解决的问题
- 设计什么样的用户体验
- 成功产品的两点特质:
- 深入理解用户的需求
- 从宏观和全局去考虑用户的需求,兼顾短期和长期局势
- 明白什么样的解决方案在现阶段是可行的
- 如何组织用户研讨会?
第26章 合理利用敏捷方法
- 敏捷方法不适用于定制软件(目标需求明确,追求一次性开发)
- 产品经理是产品负责人:最了解客户需求的人应该把控整个产品的开发方向
- 敏捷方法同样需要产品规划,方向,目标,衡量产品是否成功的相关指标:
- 规划周期应该适度缩短
- 反复修订目标
- 采用轻量级的产品评估方法
- 产品经理和设计师的工作进度应该比开发团队领先一到两个迭代周期(保证有充足思考,沟通,验证的时间窗口期)
- 尽量把产品工作拆解成独立部分,保证每个迭代周期的目标明确,容易修改和调整,提升产品正确性,小部分总比大部分容易理清细节
- 用产品原型和用户故事来作为开发基础(代替需求文档和功能文档,目前在美团应该不行):
- 更容易沟通和理解,传递你的核心产品理念和任务
- 更容易验证想法正确性
- 强迫产品经理全面思考问题(文档原型和脑图合在一起更好)
- 让开发人员来划分迭代周期:让正在做菜的人来告诉你做菜时间
- 利用晨会来保证大家彼此清楚工作进展,明白目前的问题和风险
- 由产品经理来负责把控产品上线和质量:由上菜的人来决定是否该上菜
- 迭代结束后展示产品现状和下阶段原型,让大家看到自己的工作成果,加深大家对产品理解,增进大家信心
- 展开敏捷培训(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