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sambodhi 2018-01-17T16:50:37.000000Z 字数 4229 阅读 1726

AI前线(2017年9月)

创刊序言:为什么我们要“All Around AI”?

作者极客邦科技创始人兼CEO霍泰稳

在制定极客邦科技今年的内容战略时,我们团队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最终确定了“All Around AI”,简而 言之,就是我们所有的内容都围绕着“AI”来进行,AI优先。其实在技术社区,热点话题永远都不少,云 计算、大数据风头正劲,物联网也是蒸蒸曰上,更不用提一直高烧不退的移动开发和大前端。但我们 还是有一万个理由选择“All Around AI”作为战略重点。

前段时间公司开放日的时候,一个同事问我对AI在国内发展的看法,我的回答就是"非常乐观”。从技 术层面来看,AI的发展非常依赖良好的运算能力,和海量数据的支撑。而这两点,在互联网普及近20 年,云计算普及近5年后,已经不再成为问题。尤其是电子商务的发展,中国可以说是全球领先,很 难在全球其他地方能看到两小时快递送达,半小时生鲜送达等服务。而在电子商务发展的过程中,也 让很多互联网公司都积累了大量用户的数据,可以基于此去分析整理,进而更加了解用户,为用户提 供优化后的服务。

另外一个非常考验AI是否有大发展的因素就是算法这些基础技术的积累,原来这块的优势在国外在硅 谷,但现在很多优秀的算法人才也在回归,回到国内来工作,其原因就是这些技术在国内更能找到应 用的场景。最后就是国内的很多公司对AI的重视,百度不用说了,口号直接是“All In AI”,将自己全部 的身家性命搭上了,陆奇的加盟更是如有神助。阿里也发布了自己的NASA计划,通过人工智能、机器 智能等技术在未来20年为20亿人提供服务。腾讯也组建了自己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将原来百度研究 院的副院长张潼博士请过去做负责人,网罗了全球50多名顶尖的科学家。

其实AI已经不再那么神秘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地方已经在应用了,比如公益领域,通过人脸 识别找寻走失儿童,让很多家庭在多年后还能够破镜重圆;在安全方面,通过人脸识别寻找犯罪分 子,竟然将一个在逃十多年现在担任快递小哥的罪犯给捉拿归案;在医疗方面,IBM的Watson表现抢 眼,对癌症的识别率好像比专业的医生还要高;在家庭生活中,扫地机器人作为典型代表也越来越普 及,释放了许多劳动力等等。

如果将未来发展的趋势分为"软趋势”(不确定的,有待验证的趋势)和"硬趋势”(确定的,必将发生的 趋势)的话,我是将AI划为硬趋势的行列的。也正因为如此,极客邦科技才会选择全力以赴这个领 域,才会将今年的内容战略定义为“All Around AI”。

具体来说,极客邦科技接下来会主要通过如下的方式促进AI技术在国内的普及和发展:

1.加大在内容方面的投入,结集公司资深编辑挖掘社区、企业和专家的优质资源,通过文字、视 频、活动等各种方式发布。

2.加大在产品方面的投入,通过极客搜索等互联网的产品,让用户能够非常简单方便地搜索到AI相 关的内容,不论是我们自己创作的,还是第三方社区创作的。

3.加大在商务方面的投入,结集公司资深商务人员,深入AI领域领先的企业,了解大家的诉求,有 针对性地提供服务。

AI在此,诸神退位。极客邦科技所有在AI方面的努力,都会通过我们的微信公众号“AI前线〃第一时间 展示给大家,关注就是支持,咱们一起愉快地玩耍。


AI前线(2017年10月)

卷首语:AI前线伴你踏上人工智能征途

作者刘志勇

人工智能方面的科幻作品层见迭出,从《The Matrix}到《Neuromancer},不断引发广泛热议。如 果要问未来什么最重要,很多人都会回答:科技。如果要问科技界什么最重要,所有人都会回答:人 工智能。对于人工智能,人们有着无尽的期望与想象,同时也难免恐惧与担忧。伴随着这些复杂的情 愫,人工智能时代不知不觉已经降临。在这种大背景下,极客帮科技确定了" All Around AI 〃的内容战 略,推出了 AI前线专栏和《AI生态》期刊。面对人工智能,我们无力改变科技的进程,但我们可以改 变自己,以及我们下一代的知识结构。这正是我们推出《AI生态》期刊的初衷。

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Dartmouth Conference)奠定了人工智能的基5出,经过60年厚积薄发的准 备,人工智能终于可以奔跑了。是的,我们现在已经真真切切生活在人工智能时代了。这是最好的时 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个时代的伟大之处在于,它永远在更新,永远在前进;但是这个时代的悲哀 之处在于,跟不上时代的人,可能永远就跟不上了。

鉴于此,2017年1月20日,国务院正式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集举国之力,将新一代人 工智能提到了国家级的战略高度,首次提出"三步走”的战略规划。预计203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主要人 工智能创新中心,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0万亿元。

随着人工智能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国家安全、经济繁荣、人口健康、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都比以 往任何时候更需要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将成为人类认知自然与社会,扩展智力,走向智慧生活的重要 伴侣,引发了人人联网、物物联网的崭新形态,也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活动、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这 些,霍泰稳(极客邦科技创始人兼CEO)在2017年9月17日第一期的刊首语都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在 此我不再赘述。

人工智能的每一点进步,是成干上万的科学家、程序员背后的推动,没有这推动力,人工智能就无法 继续发展,比如,光纤宽带、移动宽带、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及物联网等,都推动了人工智 能的进步。如果不是联网通信、数据量爆发及算力的极大提升,人工智能也许还在实验室"养在深闺人 未识〃。

最近几年来,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是开始走出实验室,步入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们变得能用了, 过去的许多技术承诺终于得以实现了。

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个诱人的时代,我们正向它走去。AI时代,星辰大海!


AI前线(2017年11月)

卷首语

作者:鲍捷

如今的AI落地,核心是工程问题,不是算法问题,更不是"哲学”问题。一定要特别特别"土踏踏实实 从朴素的运维、数据库、数据清洗做起,从实际的工程中逐步演化。如何按天迭代?如何构造联调系 统?如何无标注数据启动?如何分离准确度和召回率要求?如何统一运用规则和统计?如何适应无明确衡 量标准的开发?如何设计可演进的数据模式?如何提升数据可理解性?如何逐步提升规则系统的表达力? 如何平衡黑箱和白箱模型的优缺点?如何在优雅架构和工期间取舍?等等,这些都是教科书上没有的答 案。只有扎扎实实从工程出发,才能实事求是地发展出低成本的、有生命力的AI系统。

从能在顶会上发文章到能真正工程落地,中间的细节足够再读两个PhD。


AI前线(2017年12月)

卷首语:人工智能的未来已来

作者:郭蕾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从1956年在Dartmouth召开的学术会议开始,人工智能发展到今天已经走过了整 整一个甲子,我想这中间已有数不清的浮沉和起落,也有很多说不清道不完的故事。而此时此刻,人 工智能这位『花甲老人』却再一次以全新的面貌回归到大众视野,站在了浪潮之巅。

有人说,随着计算能力和数据能力的不断夯实,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会迎来新的拐点。也有人说,人工 智能就像是当年工业革命中,电灯对于人类的影响一样,必将深刻和深远。

回望过去的一年,不管是在国家层面,还是在媒体圈,抑或是产学界,人工智能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 关注。甚至吴恩达还说,一百年前,电可以为很多企业、很多行业带来巨大的交通通讯和农业网络,

今天人工智能也会为很多企业带来一样大的改变。他的这句话一直萦绕在我耳边,也让我更为直观的 理解了人工智能的意义和价值。

作为一家媒体,从2016年开始我们就重点布局人工智能相关的内容,AI前线也是在这一时间诞生,到 现在已经突破了 10万的订阅用户。接下来我就从一个媒体编辑的视角来和大家聊聊我看到的人工智能 发展趋势和风向。

软宅艮董事长孙正义曾经说过人工智能未来将直接决定国家竞争力。中国政府绝对是全球最早关注人工 智能发展的国家之_。从2015年开始,国务院以及相关部委就相继发布了多个人工智能相关的指导意 见和行动实施方案,甚至在十九大报告中也有提及。12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又发布了《促进新一 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这一计划更为具体,其中提到了重点落地领域 和重点技术,也列出了三年目标、,简单来说就是希望能够提速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并且做到世界领先。而在今年7月,国务院正式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也明确指出了新一代人工智能 发展三步走的战略目标,这基本就是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规划蓝图。

从这些文件中不难看到,人工智能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不管是人才培养还是产业建设,国家 政策都极为支持。我在这里不细说,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到相关网站上仔细研读。

再谈谈人工智能的应用层面。前两天和一个老朋友聊天,他拍着我肩膀,激动地说:"不管是在哪个场 景里,人工智能都能让你尝到甜头' 对于他的话,我深以为然。几年前,大数据还大红大紫的时候, 很多公司其实就已经利用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来智能化或者自动化自己的系统。到现在,

我看到人工智能落地最多的场景还是客服、搜索和推荐,这也是大部分企业里最常遇到的场景了,也 最容易见疗效。

单从技术的角度看,今年也有很多"传统技术〃和人工智能结合的实践,我举个例子。AIOps是今年的_ 个流行词,Gartner的报告宣称,到2020年,将会有近50%的企业在他们的业务和丨T运维方面采用 AIOps,可见其应用范围之广。人工智能和运维的结合,在阿里巴巴、Facebook这些公司都已经得到了 验证。用一句毫不客气的话来说,在这个数字的年代,任何使用传统技术来管理机器数据的组织要么 忽略了信息的价值,要么已经让他们的运维团队不堪重负。在运维中落地人工智能,也是迟早的事。

另外,从云计算行业来看,国内外大型的云计算服务商都在努力叠加人工智能的能力。在刚刚结束的 re:Invent大会上,AWS就发布了几个AI相关的大杀器,相信接下来一年内各大追逐者基本也会沿着这个 方向布局自己的AI产品。那人工智能和云计算之间是什么关系呢?马化腾说云是数字化升级的基础设 施,而人工智能则是云上生长出来的前沿产品,"云+人工智能”未来或相当于"电+计算机”。沿着这个比 喻往深想,你会发现确实很贴切,因为不就是有了计算机,才有了互联网时代吗?

人工智能不是万能良药,但我相信它是未来,而且现在"未来已来〃。

添加新批注
在作者公开此批注前,只有你和作者可见。
回复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