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yanglt7 2018-03-16T14:06:35.000000Z 字数 2877 阅读 847

Linux笔记 15

Linux


一、观察磁碟分割状态

1. lsblk 列出系统上的所有磁碟列表

lsblk [list block device]:列出所有存储装置

lsblk [-dfimpt] [device]

选项 参数
-d 仅列出磁碟本身,并不会列出该磁碟的分割资料
-f 同时列出给磁碟内的档案系统名称
-i 使用 ASCII 的线段输出,不要使用复杂的编码(在某些环境下很有用)
-m 同时输出该装置在 /dev 底下的权限资料(rwx 的资料)
-p 列出该装置的完整档名,而不是仅列出最后的名字
-t 列出该磁碟装置的详细资料。包括磁碟宁列机制、预读写的资料量大小等

2. blkid 列出装置的 UUID 等参数

UUID:全域单一识别码(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

3. parted 列出磁碟的分割表类型与分割资讯

parted device_name print

二、磁碟分割:gdisk/fdisk

MBR 使用 fdisk 分割,GPT 使用 gdisk 分割。

1. gdisk

1.1 gdisk 装置名称

1.2 用 gdisk 新增分割槽

1.3 partprobe 更新 Linux 核心的分割表资讯

1.4 用 gdisk 删除一个分割槽

2. fdisk

三、磁碟格式化(建置档案系统),mkfs(make filesystem)

1. XFS 档案系统 mkfs.xfs

mkfs.xfs [-b bsize][-d parms][-i parms][-l parms][-L label][-f] \ [-r parms] 装置名称

选项 参数
-b 后接 block 容量。512-64k,Max:4k
-d 后接 data section 的相关参数值*
-f 如果装置内已有档案系统,强制格式化
-i 与 inode 相关的设定*
-L 后接这个档案系统的标头名称 Label name
-r 指定 realtime section 的相关设定值*

2. EXT4 档案系统 mkfs.ext4

mkfs.ext4 [-b size][-L label] 装置名称

选项 参数
-b 设定 block 的大小,有 1K,2K,4K 的容量
-L 后面接这个装置的标头名称

3. 其他档案系统 mkfs

四、档案系统检验

1. xfs_repair 处理 XFS 档案系统

当有 xfs 档案系统错乱才需要使用这个指令。

xfs_repair [-fnd] 装置名称

选项 参数
-f 后面的装置其实是个档案而不是实体装置
-n 单纯检查并不修改档案系统的任何资料
-d 通常在单人维护模式下,针对根目录(/)进行检查与修复的动作。危险,不可随便使用

2.fsck.ext4 处理 EXT4 档案系统

fsck.ext4 [-pf][-b superblock] 装置名称

选项 参数
-p 自动回复 y
-f 强制检查
-D 针对档案系统下的目录进行最佳化配置
-b 利用档案系统内备份的 superblock 来尝试救援

五、档案系统挂载与卸载

1. mount 指令

mount -a
mount [-l]
mount [-t 档案系统] LABEL=" 挂载点
mount [-t 档案系统] UUID=" 挂载点
mount [-t 档案系统] 装置档名 挂载点

1.1 挂载 xfs/ext4/vfat 等档案系统


例1:找出 /dev/sda4 的 UUID 后,用该UUID来挂载档案系统到 /data/xfs 内

1.2 挂载 CD 或 DVD 光碟

例2:挂载光碟到 /data/cdrom

1.3 挂载 vfat USB 磁碟

1.4 重新挂载根目录与挂载不特定目录


例1:将 / 重新挂载,并加入参数为 rw 与 auto

例2:将 /var 这个目录暂时挂载到 /data/var 底下:

1.5 umount(将装置档案卸载)

umount [-fln] 装置档名或挂载点

选项 参数
-f 强制卸载。可用在类似网络档案系统(NFS)无法读取到的情况下
-l 立刻卸载档案系统
-n 不更新 /etc/mtab 情况下卸载
添加新批注
在作者公开此批注前,只有你和作者可见。
回复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