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dness
2022-07-11T09:47:22.000000Z
字数 2058
阅读 129
3.2快乐的本质和真实的自由
第七章-快乐与安乐的区别
快乐的本质
真实的自由
安乐
有一种乐叫安乐,安乐不是快乐。
在第一章我们有提到,
人类的痛苦主要是身体的痛苦,
还有心理上的求不得苦、
爱别离苦、怨憎会苦,
当这些苦缓解的同时,
不安、担忧、紧张、恐惧等各种负面情绪也会得到舒缓,
除了痛苦的缓解和负面情绪的舒之外,
并没有其他的感受,
人类把这种感受叫快乐。
“快”是短暂的意思,
“乐”是缓解、舒缓的意思,
所以快乐也叫“变苦”。
当人类的痛苦解除
和负面情绪消失的同时,
快乐(变苦)也消失了,
这种既没有痛苦和负面情绪,也没有变苦(快乐)的状态,叫做安乐。
安乐是清净的、是自在的。
但是人类的这种安乐是相对的,也是暂时的,
因为痛苦和负面情绪随时都有可能降临。
其实,普通的人类很少没有痛苦和负面情绪的时候,
也就是说,普通的人类很少有安乐的时候,
绝大多数的时间都活在或大或小的痛苦和负面情绪中。
当一个人对某些人或某些物的贪求心比较弱时,
他的各种痛苦就比较少;
痛苦比较少,那他的变苦(快乐)就比较少了。
这样的话,就会多一点相对的、暂时的安乐。
当一个人对某些人或某些事没有贪求心时,
他就不会因此而产生各种痛苦;
没有痛苦,
那他就没有变苦(快乐)。
这样的话,他就在这个人或这件事上得到了彻底的安乐。
只要他不起贪求心,他就会得到长久的安乐。
举个例子,吸烟的人,
烟瘾上来的时候是痛苦的,
吸烟的时候就是变苦(快乐)了。
从刚开始是两天一包,到一天一包,
再到后来要一天两包,甚至三包。
烟瘾越大就越痛苦,吸烟的时候变苦(快乐)就会越强烈。
如果一个吸烟的人并没有上瘾,
只是偶尔吸几根,
那么,他想要吸烟的痛苦就非常微弱,
变苦(快乐)也就非常微弱,几乎没有。
这种状态和有烟瘾的人相比来说,
就是相对的安乐。
如果一个人完全不吸烟,一根也不吸,
他在吸烟这件事情上,
既没有痛苦,也没有变苦(快乐),
那么,在吸烟这件事情上,
他的安乐是彻底和长久的,
这种安乐是清净、自在的。
再举个例子,
打麻将或其他的赌博,
赌瘾上来的时候是痛苦的,
赌博的时候输了还多一重苦,
赢了的时候变苦(快乐)就很大,
因为是两重苦的缓解。
从刚开始是小赌,
慢慢地越赌越大,
甚至到快要倾家荡产的时候也没有办法收手。
赌瘾越大就越痛苦,
赌博赢了的时候变苦(快乐)就越强烈。
如果一个赌博的人并没有上瘾,
只是偶尔赌点小钱,
那么他想要赌博的这种心理上的苦就非常微弱,变苦(快乐)也就非常微弱,
几乎就觉察不到。
这种状态,和有赌瘾的人相比较来说,
就是相对的安乐。
如果一个人完全不赌博,一点也不沾,
他在赌博这件事情上,
既没有痛苦,也没有变苦(快乐),
那么,在赌博这件事情上,
他的安乐是彻底和长久的,
这种安乐是清净、自在的。
有些人说:
我一点爱好都没有,一点欲望都没有,
那我活着还有啥意思呢?
其实,对人类来说这是不可能的。
人类生来就是很苦的,有很多与生俱来的、潜在的欲求,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环境的影响或刺激,
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
以及各种疾病的痛苦,就会不断地呈现出来,
而不得不去寻求缓解或者解除的办法。
我们要知道,当人类对大多数的事情
还只是停留在爱好的阶段的时候,就都很愿意去做这件事,
因为求不得苦比较弱,也比较容易实现和满足,
在实现的同时,痛苦得到了缓解,负面情绪也得到了舒缓,
而这种变苦(快乐)也好像是人类继续活下去的理由。
当一个人吃饱了、穿暖了,各种与生俱来的、潜在的欲求就会不断地呈现出来,
俗话说:饱暖思淫欲。
满足和释放这些欲求,是被大多数人类所接受的,
所以这个社会的娱乐业很发达,既是合法的,也是符合普世价值观的。
但是,大多数人类没有去想过,爱好是有可能变成嗜好的,
嗜好是有可能变成癖好的,
癖好是有可能变成瘾好的,
并且所有的爱好都一样,都有可能会越变越强烈,没有例外。
就比如对干净的贪著。
干净包括生活环境的干净、食物的干净、衣服的干净和自己身体的干净等几大类。
有些人对干净毫无贪著,
无论什么环境都能活得很自在、很安乐;
大多数人也喜欢干净,
但并没有很强的贪著心,
除了少数的环境,大多都能活得相对安乐;
还有一类人很爱干净,
贪著心很强,是属于贪爱的状态,
大部分的环境他们都不喜欢,
他们很喜欢打扫或清洗;
然后,还有少数人有洁癖,
对于干净的贪爱已经变成了病态,
几乎所有的环境他们都无法忍受,
他们需要不停地打扫和清洗,来缓解心理上的痛苦和负面情绪。
我有一个朋友,他有洁癖,
每天要不停地用84消毒液清洗卫生间。
他养了一条狗,到外面遛弯回来以后,
要用消毒液给狗擦嘴擦脚,
导致后来自己和这条狗的身体都受到了损伤。
其实,爱干净和洁癖的本质是一样的,
区别在量上。
对爱干净的人来说,在他的境界里,
他心理上觉得不干净的时候就会觉得苦,
他需要通过打扫或者清洗来缓解这种痛苦。
只不过对有洁癖的人来说,在他们的境界里,
心理上觉得不干净的贪著心非常强烈,
求不得苦很强烈而已。
如果没有智者的教导,人类就不懂得反省和克制,
所以,现在社会大多数人都是越活贪求心就越多越大,
各种痛苦和负面情绪也就越多越大,
难以自拔,只能忙于寻求缓解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