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kindness 2022-07-22T07:30:54.000000Z 字数 648 阅读 196

13.说话的艺术

3.3《生活的智慧》 第二辑:为人处世 说话的艺术

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个德高望重的老禅师,很多人都慕名前往求教,
老禅师对待来客,有的很不客气,不给好脸色;
有的又显得和蔼可亲,奉若上宾。

老禅师的侍者很好奇,就问道:
“您对待来求学的人为何态度差异这么大,不平等呢?”

老禅师笑道:
“面对有节操、有道义的可造之材,我的内心虽然是非常欢喜的,但为了他能有更好的成长,我就不跟他客气,不去附和他,纠正他的一些言辞,看到他丁点的错误和过失,就加以呵斥;

而对那些不可教化、偏邪谄佞的小人,我反而要和蔼可亲地对待,因为说了他的问题他只会憎恨你,我帮不了这样的人,所以对这样的人让他欢喜但保持距离就好。”

所以说话是一门艺术,对待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方式。
就是同一个人,在他不同的情绪状态下,我们说话的态度都要随之调整。
如果他状态比较好,心情愉悦,你找准机会,点他一下、刺他一下,他听着就觉得“你在帮助我”,痛并快乐着;

他今天要是情绪不好,烦烦恼恼的,你对他就要和蔼一些了,你要是刺他一下,他就会起烦恼,可能会说“你怎么对我这么苛刻、这么不好”。

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绪下,他对你说话的反应都是不一样的。

并且有些话,
你在电话里或短信里说,他就生气、抗拒了,
但是你当面,借着一个事情讲同样的话,他可能又听得很高兴,乃至豁然开朗。

所以说作为师长,教育人得把握时机,采用正确的方法,顺势引导,
没有机会的时候就不要乱说,不要好为人师。

越有智慧、有爱心和无私,就越能感受到他人的心情和状态,越能抓住好的时机劝谏别人。

添加新批注
在作者公开此批注前,只有你和作者可见。
回复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