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nshooter
2019-09-20T09:15:22.000000Z
字数 1537
阅读 788
金属泡沫的润湿和渗吸
文献阅读思考
目前所确知的一些实验事实:
- unsaturated 的金属泡沫上液滴大概率呈现钝角接触角,一般在110°~130°,伴随很大的滚动角,即,此时的表面不是一般所说的疏水或超疏水表面;接触角随ppi有轻微变化;
- 说到滚动角,实际上将液滴竖直悬挂或者水平悬挂时液滴也不会滑落。这似乎说明此时液滴确实是亲水的。似乎有必要看一下大接触角、大滚动角说明什么问题。
- 若使用nikel的接触角为本征接触角,则金属泡沫的接触角不符合wenzel规律;可能符合Cassie-Baxter规律
- 相同存储条件下的Nikel片表现出中性或略微锐角接触角;此接触角随时间缓慢变化,大约要数十秒才能基本稳定;
- saturated的金属泡沫吸水能力很强,小ppi的样本吸水能力强于大ppi样本,尽管大ppi样本具有更大的毛细压力
其实可以怀疑液体并非被吸进去的。按理说饱和多孔介质的相对渗透系数是0,也就是说没有毛细吸水能力。那么液体进入多孔介质纯粹是由于重力。这样一来ppi越大对液体禁入的阻力自然越大了。
不过此时把金属泡沫立起,边缘确实会形成吸水的弯液面。也就是说,确实是亲水的。。。可以测量一下此时的接触角。
- 胡海涛的文章给出了成套的金属泡沫亲水、疏水改性的方法,做油水分离的很多文章都有相应的疏水改性方法。而清洁的方法应多见于做燃料电池的文章。现在问题在于,如果给金属泡沫改性成亲水的,然后液滴一下子就进入了,那么岂不是说明结构对润湿性没有决定作用?那么结构的影响到底在什么时候其作用呢?
- 甲基硅油可以迅速渗入样品,而水会在其上形成附着的液滴。很难说,其实亲油也不代表疏水。毕竟水的滚动角那么大()(2019.09.03)
现象:
解释
- 之前我们把pore简化成半圆形,这样因为曲率的原因,液面自然会停在pore中间,但这不好解释为什么含水状态下可以入侵;
- 引入毛细阀:因为金属泡沫的pore具有大量重复的突扩结构,液滴没有外界压力难以突破这些结构;一旦材料含水,毛细阀效应消失,渗吸和铺展出现;
- 由于渗吸和铺展与金属泡沫中存水有关,因此渗吸和铺展的速度、限度与含水量有关也说得通
- imbibition速度原因:惯性力+毛细力共同作用;
- spreading速度原因:起先惯性力主导,后来毛细力主导
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