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gaoxiaoyunwei2017 2018-12-12T02:43:10.000000Z 字数 5997 阅读 447

以自动化先行的DevOps落地实践经验

luna

作者: 陈正玮 台湾得宽科技DevOps工程师
image.png-568.3kB

作者介绍

陈正玮,来自台湾,台湾得宽科技DevOps工程师,在台湾负责翻译《DevOps 三十六计》,这本书年底会上市。同时也是台湾社区其中一位组织者,非常期待能够在两岸多做一些基础的交流。
image.png-389.3kB

开始我的分享之前我先分享一个段子,大家轻松一下。

image.png-574.8kB

我做这个工程师的时候非常怕一个问题,就是上面的老板出去开了一个会,参加了一个活动,回来的时候就说“就说小陈,我听到一个很牛的东西,你快帮我搞一下。”
image.png-231.3kB

通常老板如果只是拍你的肩膀还不够,还要跟所有人说小陈要负责所有的东西。

image.png-200.7kB

更惨的是老板会说,下个季度开始,所有的人的生产效率都要提高好几倍,2倍还是小意思,可能来个10倍、5倍以上,这是非常恐怖的一件事情。

image.png-271.2kB

目录

今天要从这个四个方面开始讲,DevOps与自动化的误解,自动化的误区,会有两个正面的案例分享,最后就会做一些简单的结语。

image.png-55.7kB

①DevOps与自动化的误解
我想第一个误解是比较常见的,这个大家应该都知道DevOps,有些人会把跟CI/CD化成等号,这是一个错误的想法。

image.png-127.6kB

因为这个持续集成在1999年就出现了。
image.png-263.6kB

持续交付也是一样的,这本书2010年的时候就出了,所以也不是新的东西。
image.png-327kB

今天上午乔梁老师讲的,大家都在讨论CI/CD2.0,大家要有新的思维和新的想法,这是第一个常见的误解。
image.png-135.9kB

还有就是谈更多的自动化,我们简单讲一个案例,老板说“你们公司怎么不快点导入DevOps的那个CI/CD?”这是常见的误解状况,觉得这是新的东西,或者觉得里面的东西非常的重要,但是其实不知道工程单位早就做这样的事情了。
image.png-65.7kB

还有一个非常常见的,或者是非常糟糕的误解,特别是对我们做工程的人来说,因为会发生前面的案例,自动化只是一种工具而已,一种解决方案,前面这个段子真的就会出现,而且会非常惨,老板会要求你不只做两倍,而是要五倍或者十倍,只要看到你的成效,不会认为是全面的。

image.png-127.3kB

image.png-134.1kB

image.png-353.7kB

image.png-68.6kB

快速讲第三个误解,DevOps能不能在短期内产生巨大的成效,其实这个误解可能初期会产生这个快速的成效,会遇到一些坑,越过这些坑才能得到长效。

image.png-136.9kB
image.png-45.6kB

从三个案例来看,从自动化的角度来看,工程师会写很多脚本,脚本其实也是一种,如果不注重产品的品质,每一个工程师写出来的脚本是不可以的,势必会影响效率。如果架构和开发流程,开发流程好像违章建筑一样,违章建筑的自动化流程,如果前面是不良的脚本,和违章建筑的自动化流程,那么就会有千疮百孔的自动化,会是很大的问题。
image.png-350.8kB

②自动化的误区
image.png-55.5kB

自动化的误区是什么呢?我们在想到导入自动化,都会想到上面这条线,现实状况就是下面这一条就会掉入很多坑,中间是非常坎坷非常崎岖的,坑可能比你想象的还要多很多。
image.png-86.1kB
image.png-53.8kB

第一个误区就是缺乏全局观的问题,工程师在做事的时候,特别是在写脚本的东西,遇到的问题是什么呢?他只会看到眼前,只会优化眼前的工作,不会管其他的部分,对于整个流程来说优化效果是有限的,所以说具备需要更高的全局观,从瓶颈点开始着手。
image.png-105.8kB
image.png-49.6kB
image.png-640.6kB
image.png-46.1kB

在非瓶颈点省下的每个小时都是虚幻的。
image.png-112.8kB

大家看一下案例,开发流程简化成这样的话你要做持续部署,或者是要从整个智能化的角度来看,或者说跟技术、设备有关的,有四种环境要做管理,或者是说开发人员要测试环境,在这么多环节当中你会从哪一个点要当做开始做改善的起点,先从持续的部署这一层开始,对我们而言我们要管理环境,治理是非常痛苦的,所以要从该点作为起点。
image.png-148.5kB

这也是另外一个案例,社区里面的反馈,我们真的做了一些很棒的自动化平台,这可以做到每小时部署10次,我们每个月只出一个版本,后面跑的很快,前面很慢,这样对生产效率有帮助吗?是没有的,如果迭代速度提升的话,其实是没有太大利益的。
image.png-120kB

还有就是技能丧失,是从工程师的角度来看这个事情,高度自动化会导致的状况是什么,员工会丧失所原有的专业技能,像金鱼一样,有些十几分钟就忘了,自动化有可能产生这样的结果。
image.png-105.5kB
image.png-253.7kB

开发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人员是为了解决痛点的问题,这个平台建立的时候可能会带来另外的伤害,比如说我刚才讲到技能丧失也是其中的一部分,或许举一个另外的例子,努力弥补人为执行时的不可靠性,却在不知不觉中创造了新的错误的机会,这个错误甚至可能比他们原本极力避免的更严重。
image.png-171.9kB

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案例,对于工程师来讲,上一次在命令列输入的命令是什么,大家还记得吗?或者是在这个平台我们是怎么部署的?现在有没有办法再来一遍这个流程,在拥有自动化平台之前,你是如何测试与部署的,简单来说我们原本的研发或者开发人员是有一些能力的,一开始不需要运维的人担心的,但是自从运维人帮他做了很多智能化的东西,他发现很多东西都不会了,还说别用脚本了,不晓得或者也不愿意再去做这样的事情了,所以丧失去学习这样技能的心态。
image.png-66.9kB

还有就是丧失灵活性,假设这是一个简单部署的流程,有非常多的环节可能需要思考的,要连上主机,取得打包版本,取得系统组态配制,其他初步化的动作,应用程序所需之环境配制,如何重新部署,如何回滚至特定版本,这个步骤可不可以重新部署,叠加起来是非常复杂的状况,在做自动化平台的时候,要先做标准化,甚至要先做规范化,标准化规范之后很多东西都固定下来了,所以丧失了很多灵活性。
image.png-105.6kB
image.png-74.4kB
image.png-88.7kB

现在来看看这个案例,自动化平台能否兼容遗产与新的项目,有时候当你标准化的时候你的架构要重新做一些调整,像很多人这样,可能我的老项目不适合了,你的平台是不是同时能够兼容这个架构,或者这个自动化只能帮你解决新的问题,旧的问题就不管了,这也是实际上我们遇到的问题。
image.png-68.4kB

第四个误区,就是欠缺维护性和可配制性,简单来说脚本这件事情前面已经提过了,脚本要用看待城市的方式看待它,更容易重构、重复的。
image.png-109.1kB
image.png-230.3kB

有50%的工作时间是在传统运维的工作,还有另外一半时间是在不断的研发工作,不断的在做改善、改进的工作,也就是说这样的有大量自动化的工具或者说平台,为了维持这个自动化的平台的维护性,或者说使用可靠性,必须投入更多的管理过程中的能力或者是管理开发的时间,当你开始有大量自动化测试的时候,光是维护这件事情好像就得花不少力气,如何聪明的做这件事,对这样角色的定义要有分配,对整个工作的环境以及脚本的平台有持续帮助的这样的分配规划。
image.png-194.4kB

自动化非常需要持续的维护,持续的运维,自动化脚本的质量是什么?前面也提到了,脚本有没有做测试和持续的部署。
image.png-124.5kB
image.png-65.6kB

还有误区五,工具决策优先的事情,这是工程师也会遇到的状况,当你在面临工具和技术选型的时候,你要用哪种呢,要用jenkins或者是要用circleci,这么多选择,工程师一开始就要去思考,我应该学哪一个工具。
image.png-106.4kB
image.png-209.1kB

给大家举一个实际的案例,场景是这样子的,有一个团队主要的技术使用的是PHP,这个团队非常擅长对接API与其他第三方服务,刚开始会采用Ansible,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有三个选项,你会选用阿里云的SDK-PHP,或者说阿里云SDK-python,还有就是阿里云的Ansible Module,你会选哪一个呢?会选绿色的这个PHP的举个手,有一些,中间的呢?最后一个,我想这个没有太大的标准答案。
image.png-79.6kB

我用这句话来呼应一下,“人们并不抵制改变,他们抵制的只是被改变”。
image.png-51.1kB

并非新技术,我们不能单技术的单面思考这个问题,这是一个需要持续实现的以及需要改善的实践方法。
image.png-311.8kB

从敏捷软件开发宣言来看,个体和互动高于流程和工具,工作的软件高于详尽的文档。
image.png-1040.1kB

为何选择工作A而不是工具B,另外就是两个团队三种沟通管理或者工具,两个团队三种活动工具,我也不知道这两个团队到底是要怎么沟通,如果大家不在一个频道上这是一个很恐怖的状况,这是常见的误区。
image.png-49.7kB

③案例分享
我给大家说几个简单的案例。
image.png-55.6kB

从自动化的角度来看,先从一个技术面切入,后来确实把文化或者价值观代入当中,来自嵌入式的装置,状况是这样子的,他们产品我就不介绍了,因为不是跟议题有关系,产品的维护期都比较长,产品项目多而复,比如有非常多的产品线,产品线多而且复杂。
image.png-99.8kB

下一个状况就是每一个产品线,每一个程序里面都会跑很多的程序,所以每个命题每个项目都要有很多程序,加起来程序总数量多,实际上面临的问题会更多。还有就是跟硬件本身的问题,硬件组态配制,还要分析或者是调整如何复杂,比较麻烦一点。
image.png-58.2kB

最后来一个总结,是真的非常需要自动化,像前面这些繁杂的工作,整体的版本分析,打包,还要送件硬件上面,还要测试,这些流程都需要人的手工去做,耗的时间非常长。落地过程是这样子的,从研发开始,首先挑了其中一个项目从流水线来看,第一个是他们构件和配置有关,从配置库开始,然后从发布入手,到发布就是统一集中,配置也是非常复杂而且非常多的,自动化组态配置,之后自动化构建进行测试环境,再进行自动化整合测试,整个流程就是这样子开始的。一旦有自动化你的系统、流水线完善之后,要确保真的是从配置库取得需要的配置,进行介入,包含了怎么测试,怎么结构,怎么失败,然后再重新反馈或者来修正。

对研发产生了什么影响呢?提升产品的灵活性和更弹性的配置文件设计
image.png-99.8kB

简单来说一个案例,首先是交付的总共时长一开始非常大概超过60分钟,而且60分钟要有工程师在做,非常慌张的一件事情,自动化之后这整个流程就小于了20分钟,更正或者验证之后自动化就会更好,也需要10-20分钟左右,但是至少比原本的60分钟要好。前置作业时间长,其中有30分钟是在做前置作业的,没有好的数据库,没有好的管理方式,还要做一些各种前置工作。最后一个就是人工作业时长,大于40分钟,版本测试出什么问题,没有问题的话就通过,自动化以后在效率上提升了很多。这个案例最重要的就是体现持续改进,自动化成效呈现之后,包含进一步的产品设计以及架构设计,所以有这样持续改进的循环。
image.png-65.4kB
image.png-92.1kB

我们来看第二个案例,
image.png-95.9kB

主要是以研发为主力,话语权都比较大,另外其是会有运维或者是基础建设,所以比较符合常见的运维单位这样的概念,研发可以做些什么呢?可以做小型网站,或者信息系统,或者写一些API在使用,除了自己产品之外也帮其他的企业做研发、开发的工作。在这样的情况下基础研发有什么样的困境呢?有物理机,有虚拟机,有路由机,交换机,通常如果自己也会先用虚拟机,所以基础建设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机器如何管理。
image.png-88kB

所以对研发而言,就是不断的需要新的项目,新的环境、新的服务器,研发出来项目的类型多种,每种对环境需求都不一样,这样的话研发同学就会说,老板等着看服务器好了没,运维同学就会说不用做其他工作了,百分之两百都在做运维的工作。
image.png-118.3kB

落地的过程就是Iac基础设施即程式码,基础设施做一些调整,然后就是全面的虚拟化跟容器化,建立一些标准的流程SOP或者规范化的工作,自动化成立简单的自动化运维,为什么说简单呢?并不是说在其他场合听到的非常厉害的,另外如果你经常使用自动化的方式,进行维护和方式进行使用。简单来说提供这个接口,所以只要去在触动API,执行自动化的脚本,自助构建环境,半人工,半机器自己来构建。大家都用同一个沟通平台ChatOps试着来用聊天的平台来进行沟通,有的人可能就会说找来一个更好的,大家一起来研究一下怎么样把内部做的更好,所以这个是一个蛮奇妙的,就是从运维开始,运维做了一个发现不够,想要更多、更棒的,不止是研发这边,运维那边也需要。
image.png-117.5kB

看一下落地成效,运维外部工单需要的时间蛮多的,自从有了自动化平台之后,至少减少了30%以上,所以对于运维的时间可以减少,可以做其他的工作。还有就是环境构建时长,之前都是大于60分钟,经常会打电话来催促,但是有了自动化之后10分钟就可以搞定了,交付部署时长也是很长时间,大于60分钟,但是有落地完成后变成了30分钟,变得更加的有效了。
image.png-68.8kB

这个案例想要跟大家谈一下自动化成效开始引发的跨部门,这也是一个发展的方向,技术和工作,流程,人和文化,跨部门合作的话要有沟通的问题,假设前面研发不认同这个平台的话也是做不成的,同时这里包含的是研发的运维平台。
image.png-68.3kB

④建议和结语
自动化这件事,单看这个事是一个老把戏,
image.png-1000.2kB
image.png-226kB

所有的工程师都非常喜欢自动化,工程师都想着躺在床上就把代码写出来给老板,拿着薪水。
image.png-1266.2kB

这是国外一位老先生自己做了一个自动早餐机,非常原始的机械结构,
image.png-1272.7kB

这是另外一个工程师要玩积木,不会好好的玩,但这其实是非常厉害的结构,前面会有机器自动把这个球吸附上来,然后就会回到这里,重复这个流程。
image.png-1198.6kB

我们应该思考的是什么是自动化,或者刚才说自动化这些事情对你而言是什么,对公司来说是什么,可以帮助我更有生产力,更有效率,如果运维部门搞自动化,自动化能带来什么样的价值这才是重点。
image.png-1284.2kB

自动化的演进,刚开始是没有自动化的,都是人工手动操作,后来慢慢工程师个人自行进行使用和维护,系统特定的自动化脚本、进程、服务,或者是简单的启动某一个程序,多人共同使用,大家一起来维护,通用自动化脚本、进程、服务,适用于多种情景,下一个阶段是半自动的自动化平台,快速的搭建了一个半自动的平台,怎么去触发自动化脚本,好处是有一个集中的管理,最后就是全自动、完全无需人为介入的自动化平台,像有自我修复、自我治愈的这种。
image.png-84.7kB
image.png-97.1kB

我不知道大家对K8S熟不熟,其实我一开始看到K8S的时候我很期待,因为这是一个典型治愈的能力,这是非常喜爱的,尤其是工程师都会很喜欢这样的,如果我写的东西在维护产品,能够自动修复,总之终极目标就是达到全自动、无需人为介入的自动化平台。其实可以被自动化的工作很多,在这么多的工作当中你要选哪一个,有的人只看眼前的问题,被眼前所看到的东西困住了。

快速回顾一下今天讲的东西,我们有提到三个误解,DevOps即CI/CD,DevOps即自动化,自动化短期内可有巨大的成效。还有就是欠缺全局观的问题,还有就是技能丧失的问题,丧失灵活性的问题,欠缺维护性和可配制性。
image.png-69.3kB

还有简单的结语,对应前面讲的东西,从这几个面给大家一些建议,首先当然是建立全局观,要从瓶颈点着手,消除价值流中的浪费,对于产品没有帮助可能不是最优先的事情,从整个开发过程当中,最早是从部署阶段开始,我们才能看到下一个瓶颈是什么,自动化测试的时候会遇到一些问题,我们会试着做一些测试,其实一开始建立项目的时候里面有非常多的工作,手工去完成这些设置的话会很慢,所以我们要在自动化中慢慢修正。

image.png-91.8kB

还有就是软件工程这一块,有些运维他们可能觉得我是研发单位,现在时代的趋势是所有的东西都是代码或者是程序码,所以尽可能要用这样子的观念看待你手上被你运维的东西,既然都是代码就跟代码一样,重视维护性和可配制性,当然要有敏捷、开发的观念。最后要注意管理开发的架构,重视灵活性,标准化与定制化的取舍。还有就是文化,建立滩头堡,不要好高骛远。

自动化绝对是DevOps落地的重要关键,绝对是可行的,但是自动化落地之后,工具落地之后相对的文化、价值观也要跟上,也是需要持续的度量、反馈以及持续的改进,今天就分享这些,谢谢大家。
image.png-98kB
image.png-377.8kB
image.png-77.3kB
image.png-69.2kB

添加新批注
在作者公开此批注前,只有你和作者可见。
回复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