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nshu
2018-09-24T22:30:19.000000Z
字数 4916
阅读 2127
每周分享
城堡阅读
翻书 谢益辉
文学考古般的网站发现:理想藏书
那个在西雅图偷飞机的年轻人
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勉强过上一种平庸的生活。
每周分享固定栏目:书背藏身
书背藏身:
匡扶摇的纸上电影: 被折角的人生或书
音乐推荐:亲密爱人,今夜还吹着风,想起你好温柔 。
文档信息
大约一直到大三之前,我都是对书店很着魔的。之后逐渐淡化了逛书店的兴趣,主要是因为电脑这玩意儿的侵袭(网上可阅读的东西太多了),即使逛书店,也是看有没有有趣的 VB 书。高中时周末就在学校书店溜达,偶尔也去县城的新华书店和别的书店,当时一心读圣贤书,所谓圣贤书就是教科书以及所谓的名著。
谢益辉的个人主页是我近年在茫茫网络里寻找独立博客最大的惊喜之一,之前一口气翻了大半,现在也偶尔随机翻一翻。
在这篇 2014 年的博文里作者谈论了自己早年关于文学的阅读历史,有一些很熟悉的词汇。
比如新华书店、《牛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等。
说起来,我看的第一本「世界名著」就是《牛虻》,可能也是第一本看哭的书,时间应该是在初中的时候。
不好意思提的是,很可能,我第二本看哭的书是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虽然我现在已经忘记情节。
我个人很喜欢看别人谈论自己的阅读史,自己也在 2015 年写过类似的东西:私人阅读史 。
当时写的比较零散,排版也不太舒服,有些认知也已经过时,可以勉强凑合看,尤其是时间管理方面,我算是个失败者,切勿太过当真。
如果上面那篇文章《翻书》读的足够认真,或者对诗歌足够敏感,那么可能也会喜欢最后那首名为 《别声张》 的小诗。
同时,点开作者给的链接,是一个上世纪风格的网站的子页面。
如果有顺藤摸瓜的习惯,会发现这是一个名为 理想藏书 的网站。
当我到达这个主页,一方面惊讶它还能存在,另一方面,如果我在很多年前想做一个理想中的关于书籍的网站,很大概率也会是这个样子。
能放上我,一个个体喜欢的书、内容、作者,就这样足够。
整个网站就给人一种「别声张」,安静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感觉。
对于这个网站的发现就好像进行一场文学的考古,在点击鼠标的几秒钟之后,就像一个现代人突然失足掉尽了一处保存完好的上个世纪的城邦之中,所有的材料、风格都和你现在所处的世界格格不入,又带有一种莫名亲切熟悉的质感。
喜欢文学的朋友可以把它默默放进收藏夹,别声张。
另外,如果你点击个人网站常有的关于自己栏目,会发现这个网站的 关于自己 点进去是纯黑色底色,只有一行白字:
时候终于过去了。
这时候不要放弃,如果和作者有默契,往下滑动鼠标,会发现底部有一首普希金的诗歌:
是时候啦,我的朋友,是时候啦!
是时候啦,我的朋友,是时候啦!心儿要求安静——
日子一天天地飞逝过去,每一小时都带走了一部分生命,
而我和你两个人还想长久地生活下去,
但也可能——就突然死亡,
在世界上没有幸福,但却有安静和志向。
我早就对那个令人羡慕的命运抱着幻想——
我这个疲倦的奴隶啊,早就打算逃避到
那能从事写作和享受纯洁的安乐的遥远的地方。
——戈宝权 译
莫名觉得这首诗仿佛对作者有过某种启示,因为我在这儿第一次读到这首诗也感受到某种启示,仿佛一把专门准备的钥匙。
如果你也因此读到这首诗,那么朋友,可能也是时候啦,从现在开始:一个网站、一首诗、一篇短篇的开头或者像我这样分享一些美好的东西。
总要写点什么或者做点什么。
有意思的事情是最初那首《别声张》是谢益辉偶然搜到的,而我是偶然通过谢益辉知道的,当然在读这篇分享的你可能是偶然通过我知道的,那么更早之前,理想藏书的网站首页里写到:
几年前,我经常带着一个笔记本去天图看书,我的笔记本上记录下了一首叫做“别声张”的小诗。当时,我对于它的作者一无所知,但是,这首小诗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直到2002年夏天,才又看到了丘特切夫的另外的几首诗。去图书馆翻了遍,终于借到查良铮翻译的《丘特切夫诗选》。光临我的网页的朋友,也来读读丘特切夫的诗吧!
整个过程好像某种蒲公英式的随风传递,一些美好的事物大抵就是这样传播,于无声处不声张,于有声处自然生长。
我想向他们每一个人道歉。我只是一个已经坏掉的人,我猜是不知道哪里有几颗螺丝松了吧。以前我没意识到,刚刚才弄明白。
这段话我反复读了几遍,第一遍读的时候我以为是指飞机的螺丝。
其实 Rich 在说他自己像一个机器,或者本质上他在说自己通过偷飞机,此时在天空中飞翔这件事让自己重新作为人类。
我刚毕业那阵做过快一个月时间流水线工人,穿着连体净服,带着口罩,同时包裹住身体和脸,每天把同一个动作重复十几个小时。
直到最后离开我也不知道旁边聊过几句的同事长什么样。
在办辞职手续那几天,我无所事事的在厂区闲逛。
实在无聊,在路边的长凳上看完了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
临走时,意识到这是个临海的城市,而我从来没有看过海。
而地图显示,其实我是被自己困在这些连成片的厂区里,于是我把闲逛从厂区发展到了厂子的外围。
我走过一排围绕着工厂而诞生的廉租房、小吃摊,经过一片未来可能是新厂区的荒地,压抑着对未知的恐惧,一直走。
其实没多远,可能就三五公里,只是在主观感觉上,走在陌生的地方会显得遥远。
在我穿过一条马路后,第一次看到了海。
更准确的说只是一处避风港,而官方名字叫 xx湖,从地图上看这个湖的三面都是陆地,有一面连接着海。
就算是湖,这可能也是我见过最大的湖。
故乡的格局比较狭小,难见大山大河,生平第一次见到这种空旷宏大,加上寻找的这段路程造成一种欲扬先抑的效果,所以造成一种震撼,柳暗花明以及桃花源记里突然见到新世界之类的感觉大概也就如此。
我到达的时候是下午三四点,已经有附近的居民在湖边的风光带散步。
也有可能轮休的工厂员工在附近,不知道为什么。
就算他们穿着普通的衣服,我也还是能够感觉出来哪些人是学生、附近的居民,哪些又是工厂员工。
就拿我来说,走在路上,和那些悠闲散步的老人、跳着街舞的年轻人、跑步汽车的人等等都感觉到一种格格不入。
那天我只要沿着风光带一直走,可能在天黑之前可以找到连接海的那面,看一看大海。
但最终还是在半路返回。
下一次真正意义上见到海是几年之后,那几年时间里我做了很多事。
和 Rich 的感觉自己 「几颗螺丝松了」 很像,每一次折腾似乎都是在维修自己的灵魂,避免让他变成一具更庞大的机器的一部分机器。
只不过,普通人终究是相对小修小补,而这个偷飞机的年轻人,积攒了巨大的平庸,来了一次烟火般的飞翔和绽放。
1947 年 5 月 28 日,37 岁的纽约公交车司机威廉·西米洛开着他的 1310 号公交车偏离了原有轨道,一路随性的走走停停。
甚至还跑到了 1300 公里外的地方赌了一次。
当他被警察逮到之后,他的同行和很多民众反而支持他,所在的公司也撤诉。
这些事情可能都是同一件事,人们会反常的支持、同情、理解这些叛逃的善良的「零部件」、「机器」。
正是感慨自己无能为力,和生而为人那灵性的一面。
▲ Photo by KE ATLAS on Unsplash
我现在也忽然意识到,我原来以为,这个一眼望得到头的生活,是一种平庸的生活,是一种很可怕的生活。
但我现在忽然发现,对很多年轻人来说,一眼望得到头的一种生活,是一种特别有安全感的生活,是一种很奢侈的生活。
……
你必须要么就非常非常努力,要么就非常非常聪明,你才能勉强过上一种平庸的生活。
——蒋方舟
逃离终究不是生活的主流,就好像对多数人来说一周里只有两天、一天的休息,大部分都是工作。
一生可能也是如此,甜短苦长,这中间夹杂着大量的平淡。
我是什么开始发现过一种平庸的生活也需要非常努力呢?
其中一部分就像我现在才勉强学会做饭没多久,而且通常懒的做。没有习惯去菜市场,厨房没有油烟的味道,生活终归是少了点什么。
一部分是我发现做一份月薪 2500 和 25000 的工作他们所花费的精力和时间可能相差并没有十倍,只要偶尔如同那个前苏联人柳比歇夫一般记录自己的时间,就会发现一种黑洞性质的存在,甚至你连记录本身这个行为也无法持续。
之前尝试做个人杂志的时候试图做一期有关个人生活的主题,在这个主题里涉及时间、个人精力、财务之类的记录、分配和某种计划。
如果按照计划,那么最终呈现的结果就是那种一眼望到头的生活,只有少数几个变量,而且可能变坏的几率更大,造成的破坏性也几乎是毁灭性(比如疾病)。
如果需要简单的描述,大概就是 @司徒绿 在微博中所说的一种按比例生活的方式。
以年薪为最上限买车,以此类推,月薪买包,半月薪安排人均旅行,周薪拿来租房,日薪购买当月化妆品。按比例活着,从没错过。
我这个职位更具体的叫法是 「图书专员」,但更通俗的叫法可能依然是图书管理员。
和一般人想象的不同,至少在我这个公司是不能上班时间看书。
但又由于了解产品的需要,没什么具体任务时简略的翻书、看看腰封、封面和封底到是无所谓。
理论上这可能是一种纸质版的刷微博,封面可以看成微博的配图,这上面出现的字就是内容。
比微博更好的是,首先书籍本身就是一种精选过的信息,而出现在封面、封底(书的背面)、等处的几行字则是精选中的精选。(腰封偶尔也算,但多数时候是一种营销,大概率不看为好。)
而通常来说书的背面出现书中精选文字,或者他人优秀推荐语的概率更大,书的封面更多是一种视觉语言,一般不会有多少字。
我生出分享这些的念头,并且试图想一个名字。
想起徐浩峰的电影《刀背藏身》,觉得叫「书背藏身」也不错。
电影我没看过,算是看过几本徐浩峰的几本书,去搜了刀背藏身名称的由来:
北方理念,刀法是防御技,刀背运用重于刀刃,因为人在刀背后。
武侠小说是一棱刀背,幸好,有此藏身之处。
—— 《中国武侠片的精髓,都在《刀背藏身》的那个「藏」字》
书籍对我来说也是如此吧,幸好,有此藏身之处。
另外我喜欢看书背,也算一语双关,用来当名字再好不过。
不过也不仅仅局限于这些,有时候可能只单纯的觉得一本书名有趣就分享个书名,如果恰好有读过的,可能会分享的更深入一些,但大概率会是走马观花式的简短分享。
所谓设计,就是把目标凝聚成形。
换言之,设计师就是确定目标,
并把目标凝聚成形的人。
—— 《成为设计师的49堂课》范雨素:我不相信文字能改变生活,我习惯了靠苦力谋生。
——《单读 16 》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一直就有人愿意在山里度过他们的一生:吃得很少,穿得很破,睡的是茅屋在高山上垦荒,说话不多,留下来的文字更少——也许只有几首诗、一两个仙方什么的。他们与时代脱节,却并不与季节脱节;他们弃平原之尘埃而取高山之烟霞;他们历史悠久,而又默默无闻——他们孕育了精神生活之根,是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社会中最受尊敬的人。
——比尔·波特《空谷幽兰》
喜欢这种风格可以关注匡扶摇的公众号,之前还有一篇关于导演是枝裕和。
怎么说这种风格呢,大概就是纸上电影吧。
对我来说,不是漫画,不是画,也不是小说,在我所知道的词语组合里,只能纸上电影最贴近。
允许多加几个字的话,大概就是纸上独立电影,一个人的纸上电影等等。
这篇纸上电影里的主角偶尔会感觉和自己很像。
我现在也是在一家书店工作,更早之前的一份工作也算不错,现在也和之前工作的朋友、同学或者说是朋友有一点联系。
稍有空闲的时候也胡思乱想,书店里有几个熟客,不怎么交谈,但彼此都眼熟。
电影很长,我把关于书的几个句子截取出来拼在一起当成题图。
很喜欢这样的句子:
书嚒?那是人类思想的芳踪。
@苦难是一只蝶:王若琳的声音总让我想起民国时期的老式唱片机,夜幕的窗外细雨霏霏,唱针缓缓转动,摄人心魄的声音就这样静静流淌在空旷华丽的大厅。无须姣好面容,无须劲歌热舞,仅仅是歌声就足以隽永另一个仅靠歌声就足以征服我的是Adel。
一般来说有时候不需要写什么推荐语,网易云音乐评论往下一翻差不多就能找到一条。
不过听一些她其它的音乐,以及偶尔看到的一些消息,发现王若琳可能不太想做民国老式唱片机,虽然暂时很多人更喜欢她这种风格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