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nshu
2017-01-04T11:53:10.000000Z
字数 3574
阅读 12599
工具
印象笔记的图标大象,前 CEO Phil Libin 原话是:
在美国有一个说法,“An elephant never forgets.”(大象永远不会忘记事情),根据这个典故,使用大象的形象作为记忆的标志。而大象的“折耳”则让人联想到文档图标或是一本书的折叠页。
有趣的是另一款可以和印象笔记同步的第三方ios应用:Matcha 3 的图标是猫头鹰。
原因是 Matcha 的前身叫 Wisdom Writer,在希腊神话里,猫头鹰就是智慧的象征……
印象笔记在功能方面也许没有国内的为知笔记全面,不过独家的支持搜索图片中的文字、而且可以智能推荐相关的笔记,类似于亚马逊的购物推荐,你买过牙刷会给你推荐牙膏之类的......
另外界面的漂亮程度,软件整体的设计感以及远超其他云笔记的官方微博、微信都是选择它的理由。
我是印象笔记的重度用户,之前的习惯不太好,懒于整理。常用的做法是笔记达到近千条,自己都感觉混乱的时候把所有的笔记快速浏览一遍,挑出一些导出来,然后放弃这个账号,将导出来的笔记导入新账号。
有点像游戏里的转世重修,每次换账号都有种彻底打扫杂乱房间后的轻松感。
但很明显这个方法缺陷很大,特别是当你突然想找那些被放弃账号的资料又忘记密码时。
看过相关的书籍和资料后,我发现关于电子笔记的使用,基本只有两个流派:标签和分组。
准确的说是偏重标签还是偏重分组。
两个派别看这几篇文章就可以明白,也是我见过所有文章里比较有代表性的。
标签:
分组:
以前我偏向「分组派」,后来则更多的使用「标签派」的做法,现在则倾向于把印象笔记当做自己的「私人搜索引擎」用,没人会整理搜索引擎,我要做的是把看完后筛选的一些资讯、知识之类的放到印象笔记,根据自己的记忆习惯轻度的加上标签和关键字,特别是「鸡肋」文章统一扔到一个叫「回收站」的笔记本组中(这种做法的另一个好处是就算一些资料已经被删除,印象笔记里也会有一个备份)....最后使用写长文的方式来整理所有的笔记,比如这篇文章就是我对自己搜集的工具类文章的整理............
至于哪种方法更好,需要自己体验。不同职业和使用的需求决定使用哪种做法更好,或者你可以自己自由的尝试组合,比如我现在依然会用「转世重修法」来一次性清理笔记(工作生活不断变化,笔记也没理由一直不变或者告别、舍弃),只是不再换号......清楚自己的需求和目标来使用这种知识收集、管理类型的软件很重要,否则容易杂乱和荒废(好像和做人差不多,没目标就容易浑浑噩噩,实在没辙就「假装」从头再来,类似电脑重启,然后可能就会快发现自己要做什么。)
在使用印象笔记为代表的云笔记之前,我是纸质笔记的爱好者,并且热衷收集各式笔记本。
相对来说云笔记的优点在智能手机普及之后显得更加突出,手机端还可以使用拍照、录音等多媒体来记录。现在一般的阅读客户端以及微博、微信等都支持将内容一键保存到电子笔记中,网页端也可以安装官方插件后一键保存,并且图文并茂,自动保存原始链接出处。就算你不分类整理,单纯的搜索也强于纸质笔记本的大概记忆加翻页寻找。
顽固的纸质笔记使用者,也可以全部使用纸质,单纯的只使用手机端的云笔记来拍照扫描备份。
这一点上,似乎没有不使用云笔记的理由,而不使用纸质笔记的理由却可以找到不少。
另外大多数纸质笔记的用法都可以在云笔记中用,印象笔记的用法在其他云笔记中也通用。
关于如何记笔记的书很多,个人推荐台湾经理人月刊第63期的《一次学会笔记的技术》,基本是对一些笔记类书籍的干货总结,战隼的博客有这期杂志的笔记。(似乎出版社对这个杂志主题又单独出了一本电子书,《其实你不会记笔记》)当然,如果你想入坑,豆瓣上有关于笔记术书籍的豆列。
这种书台湾和日本比较多,这个圈子里比较出名或者我认为质量相对高的是《晨间日记的奇迹》和《记事本圆梦计划》,基本和整理术一样,都上升到一个人生励志和玄学(是的,笔记也可以发烧,可以 Hi-Fi )的高度。
最后就是如果你刚开始使用印象笔记,只需要做几件简单地事情:
可以先沿用纸质笔记的做法,有一本读书笔记就新建一个读书笔记的分组之类。
有问题可以邮件询问官方,但一般优先处理vip用户,所以你还可以去聪聪大象后援团QQ群或者微信群,群主聪聪是资深印象笔记粉,一般回复很专业也很及时。而且她共享和维护一个关于印象笔记使用心得和相关资讯的公开笔记本组,对印象笔记想深入了解的推荐加入,没什么比在印象笔记里看印象笔记相关的资讯更好的选择了,当然也有维护一个印象笔记的简书专题。
卡尔维诺说过经典就是你正在重读的东西,所以保留到印象笔记中的原则也应该有这一条,就是保存你觉得会在以后反复重读的东西。
最近读了《印象笔记留给你的空间》,受启发的是其用印象笔记来记读书笔记和代替或者优化 RSS 订阅博客、网站等讯息的方法,这套方法就符合重读的原则。
电影笔记和阅读笔记实际是类似的做法,只改个名字而已,下面以阅读笔记为例:
建立一个「我的图书馆」笔记本组,分以下笔记本:
这两个笔记之间用标签关联,比如《如何阅读一本书》的摘抄和笔记都有「r如何阅读一本书」这个书名当标签(为了方便排序,还可以在书名前面加上首字母,比如 「r如何阅读一本书」),即使我有数十条摘抄,和几篇笔记,但都可以通过同一个便签一起被聚合在一起,方便做一个总体的回顾和参考。
建议是以书为核心打造知识体系的标签(通常书的信息密度也最大),比如你在其它渠道看到和《如何阅读一本书》相关话题的文章,那么文章中就要加上「r如何阅读一本书」的标签,而非相反,你看到一篇文章后给一本书加上的书摘和笔记上加上这篇文章的标签。这样本末倒置,而且麻烦。经典书籍很少,而相关的文章则太多。
如果遇到烂书或者鸡肋的书,只做到第一步,在「阅读摘抄」笔记本中写一些要点即可。
很多人都有喜欢的博客,尤其是独立博客突然网站就关闭了,然后想读的老文章消失。
通常这类博客更新频率低,但质量高,而且在这很低的频率下你也只是喜欢少数的文章,那么其实用印象笔记来订阅、收藏更好。
建立一个「我的订阅」笔记本组,每个博客为一个单独的笔记本,比如「阮一峰的网络日志」,然后把喜欢的文章通过浏览器插件剪藏下来,有些人同时有其他渠道,比如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等,其实都可以统一个名字,只是根据来源不同标识不同的标签,或者直接用作者的名字来当做笔记本名称,订阅这个人。(其实也有点像用印象笔记来做了个私人的「即刻」App)
这样无论你是从微博、博客还是微信看到他的文章。看到喜欢的就保存到印象笔记中,而且在笔记信息中都会有来源地址(通过官方推荐的办法,比如网页的剪藏插件,微博、微信的「@我的印象笔记」等等),你想看作者的博客时,只要打开关于他的笔记本,然后找到博客标签的任一文章,然后点击笔记信息就能够去到他的网站,去芜存菁的保存到印象笔记。还可以进一步的通过高亮等方法标记重点,写下自己的心得。
这样做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就算哪天作者博客关闭或者删掉了文章也能有个备份,而且相当于你自己在编辑一个对感兴趣的人、网站的精选集,比如阮一峰的博客就出过一本《如何变的有思想》。如果用李参老师的方法使用印象笔记订阅博客,那么你就相当于编辑,你的笔记本就是另一本《如何变的有思想》。
其它推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