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jianshu 2015-12-13T00:15:42.000000Z 字数 5487 阅读 2754

私人阅读史

读书笔记

西瓜夏天.jpg-146.8kB

徐浩峰的小说《武士会》里有过一段话:

每一宗的建立,都要经过典、本、论三步完善。典是以哪几部佛经做为根本经典,本是法本,依经修法的程序,论是带宗师个人体验的论述。

这种三板斧的套路用来回忆自己的阅读历史也再好不过。


《如何阅读一本书》

如果问我关于阅读方法最相见恨晚的一本书是什么,那么无疑是《如何阅读一本书》。

这本书会给之前凭借兴趣和感觉读书时的方式和困惑一些专有的名词和解读。

把阅读这种事系统化的概括,也会因此让人想回头重读一些书。

比如阅读的四个层次。

  1. 基础阅读(幼年学字阶段,能明白意思就行)
  2. 检视阅读(看目录,快速大概的看完内容)
  3. 分析阅读(精读)
  4. 主题阅读(为弄清一个主题,综合前面的阅读方法,以主题为中心同时读多本书)

除了关于这几个阅读层次的探讨,这本书还有关于阅读虚构和非虚构内容的建议。

虚构类容多指小说,另外可以参考《如何阅读一本小说》和《作家之旅》;非虚构内容则多半指学以致用的一些实用类书籍,推荐《这样读书就够了》中拆书阅读方法。


《谈谈方法》

《谈谈方法》的原书名是《谈谈正确运用自己的理性在各门学问里寻求真理的方法》,由于太长,所以一般简称为《谈谈方法》。

我是因为从别处看到几段话而找到这本书来读,但是只大致翻了一遍。

这本书除了那几段话可能其他内容都比较晦涩,一般人也许没必要全部看完。(我到现在也没有看完,只是常重读这几段话)

简单来说这几段话论述了笛卡尔学习和探索这个世界的几条主要规则和因此引出的几条行为守则,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

“凭着这种方法,我觉得有办法使我的知识逐步增长,一步一步提高到我的平庸才智和短暂生命所能容许达到的最高水平。”

4条规则:

  1. 凡是我没有明确地认识到的东西,我决不把它当成真的接受…
  2. 把我所审查的每一个难题按照可能和必要的程度分成若干部分,以便一一妥为解决。(英文译本中则强调切分的“部分”越多越好。)
  3. 按次序进行我的思考,从最简单、最容易认识的对象开始,一点一点逐步上升,直到认识最复杂的对象;就连那些本来没有先后关系的东西,也给它们设定一个次序。
  4. 在任何情况之下,都要尽量全面地考察,尽量普遍地复查,做到确信毫无遗漏。

3条行为准则:

  1. 遵从这个社会及法律的规定。在所有的意见中,采取最远离极端,最中道之见,来约束自己。
  2. 在不明白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时,要跟从或然率。看不出或然率大小比较的时候,还是要做一抉择。一旦抉择,就不再以为它们可疑,而相信那是最可靠、最正确的看法,果断坚决,不再犹豫,反复无常。就像密林中迷路的人,总要前行,不能停留在原地。
  3. 永远只求克服自己,而不求克服命运。只求改变自己的愿望,而不求改变世间的秩序。要始终相信一点,除了我们自己的思想,没有一样事情我们可以自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改善。改善不了的,就是不可能的。不可能的事,就不要去痴心妄想。这样也就可以安分守己,心满意足。

笛卡尔的这些方法论可以用在人生很多方面,不仅仅是阅读。
当然如果觉得这些方法太有规律性,太过于保守,让你觉得未老先衰。
那么去听听摇滚乐、读几句王尔德的段子中和一下也不错。


《人生的智慧》


很多事都可以两个人一起做,而读书本质上也许是一种孤独的事,这里的孤独更多地是褒义词。

当然,你也可以和人一起读书,但终究你们是各自和这本书交流,只是形式上并肩而已。

另外,读书也并非开卷有益,如果不是因为自己不完善、暂时脑海里没有让自己兴奋的奇思妙想,你大概也不会读书,而且如果你读到错误的书,并且全然接受,那么也并非好事。

在叔本华眼里自己的思想永远排在第一位,虽然他本身是个读书狂,但也同时告诉你独处思考的重要性,以及阅读有时候只是把自己的头脑借给别人当做跑马场。

这本《人生的智慧》是上海人民出版社叔本华系列的其中一本,另外几本也很值得读,专门论述阅读的是第二本《叔本华美学随笔》,其中有一篇《论阅读》专门论述阅读。

但如果只推荐一本,还是最喜欢《人生的智慧》。

另外个人只推荐韦启昌翻译的这几本,能把哲学类型的书翻译的通俗易懂很不容易。

而且曾有读者写信感谢韦启昌翻译的叔本华,知道翻译这行收入并不高,只是韦启昌凭借对叔本华的热爱业余时间翻译。为了看到更多作品,他愿意每月从自己工资里拿出一部分来资助韦启昌全职进行翻译。

对我个人来说,这几乎是一本关于人生问题参考答案。

而单纯的对于阅读这件事来说,这本书解决了最重要的读书和独处、社交之间的问题。(比如他把社交比喻为篝火,远则冷,近则伤,保持适当距离即可。认为:“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更多可以链接到这个帖子《关于独处》


严格来说我读上面几本书比较迟,并非按照某些理论来阅读。

如果读书也有“正邪之分”,那么我算随心所欲的“魔教”,这里更多的只是讲述我的野生阅读史。

朦胧阶段

小时候所在的小镇比较偏僻,所有的书都来自于文具店顺便卖的几本杂志和作文书。

从那时候开始看《科幻世界》和另一本奇幻类的杂志,偶尔看看《故事会》。多年后那本奇幻类杂志倒闭,《科幻世界》还零零散散的在看,最早刘慈欣也

是在《科幻世界》上发表短篇,前段时间《三体》获得雨果奖除了是中国科幻的一个高峰,应该算是《科幻世界》的一个高峰。其他时间不温不火,总之这么多年,我身边就我一个人在读这本杂志。

初中后有朋友开始学会往县城跑,所以偶尔能莫名其妙搞到几本杂志和作文书之外的书。

我读的第一本外国名著是《牛氓》,一本关于国外革命者的小说,当时在课堂上读完,还流泪了。这是第一本掉泪的小说,应该也是到目前为止唯一一本。可能和年少心地比较柔软有关,如果放到现在读可能不会到流泪的程度。

记得那本书的扉页上只有单独的一句话:

无论我活着或是死去,我都是一只飞来飞去的快乐的牛氓。

启蒙阶段

高中后离县城比较近,但也没意识到书店这种东西,尽管县城里有。

当时流行的是学校附近书摊上的盗版网络小说,大家租来互相换着看。
内容无非是套着玄幻、科幻、都市等等外壳升级打怪泡美女,虚幻的满足马斯洛需求中除了吃饭的上面几层。

但凡事也有例外,我有一个朋友读到一本自称是哲学毕业,写网络小说混饭吃的作者的书。

在书中提到关于哲学的三个问题,并且声称千年来人类所有的问题也就是这三个。

朋友和我说过之后,让我整整一个下午陷入发呆状态,可能当时我试图已一己之力破解这三个问题,被这种巨大的莫名其妙的自信吓到了自己。

在三个问题后来也被人调侃成“保安三问”:

  1. 你是谁
  2. 从哪里来
  3. 要到哪里去

现在我已经不记得当年那个夏天的午后我都想了些什么,但一个好问题胜过答案这种事我算第一次体会到。

就个人历史而言,这大概算是某种意义上的思想启蒙。

高三临近毕业,挺迷茫的,上课时还在用很小的一个彩屏手机读《明朝那些事》,到现在还记得其中一句话:

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200本

对我这种在末流高中,高考前还在课堂上看小说的差生来说能考上个末流的大学也是一种运气。

当时学的是计算机专业,社团是足球,和阅读没什么关系。基本要么在球场上要么在宿舍玩游戏。

直到觉得大学快结束,于是为了这专业不白读,用半个暑假重新看专业书写了人生第一行可以运行的代码。特别简单的那种,纯粹是给自己交差。

然后一次路过图书馆,想起从前没什么好书可以看时,曾经向往的大学应该是泡在图书馆,可是真到了大学,我却竟然很少来。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机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

我只能选择现在,于是就在还剩大半年毕业的时候开始泡图书馆,看能不能随便读两百本书,读完就收手,没读完也是求上得中,没关系。

相关的事可以看我以前写得这篇:《时间管理——理智与惰性的战役》

泡图书馆的同时游戏其实也还没戒,顺便还去踢球或者打篮球,反正就是都不闲着。

只有一个原则就是每天必须去一次图书馆,分雨无阻,就算玩游戏过头,发现只有半个小时图书馆关门,也会跑过去看五分钟然后跑回来。

另一个不算原则的习惯是除了图书馆,每个月从亚马逊买一百块左右的书(经常超支...),当时亚马逊的活动是满一百送一本书。

后来到毕业时收到邮件已经是亚马逊的VIP会员,当时的金额好像是接近两千。

等到大概半年后,大概算起来勉强应该有两百本,之所以说勉强,因为有些看得太快,大致翻一遍就算数,如果是精读,根本不可能这样读书。而且有很多没什么营养的书,就算从头到尾的看也很容易读。

读多了,自然会想写点什么,当时在一个网站写过一些读书经历,被编辑推荐上首页,也因此认识几个网友。

这些人到现在,有的出国留学,有的失去联系,有的现在也偶尔聊天,但有的永远年轻,或者说是已经死去。

我这个公众号之所以叫城堡,就是怀念那个死去的网友。

时间管理主题阅读

如同高中时代的那个下午,突然也是必然的对哲学和自身的存在感兴趣。
毕业工作后,我开始自然的对“时间”感兴趣,这个源头准确的说应该是想要解决赚钱谋生和个人兴趣之间的平衡。

一个是燃眉之急,另一个是需要长远的投入才能见效,永久的解决燃眉之急这种事。

毕竟,也许当时我依旧认为最好的成功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度过一生,但当才华配不上理想的时候是需要妥协的。

而且轻易得来的理想生活想必也不太稳固和让人珍惜。

之前的阅读多是检视阅读和很少的分析阅读,到了这里才开始第一次的“主题阅读”。

这也是阅读意义上的某种成年,之前全凭热爱和好奇,此时开始考虑实用。
主要书单来自"战隼的学习探索"博客的这篇《知识分享–开始进行《时间管理》类图书主题阅读》,博主曾经进行过一整年的每天阅读一本书的挑战并成功。

我读完了这个书单上几乎全部的书,然后试用了很多工具。

到今年购买Mac和ipad为止,基本把所有平台的软件都用过一遍。而纸质方面则掉进过文具的大坑。

理论上是把学习时间管理该犯的错都犯了一遍,尤其是无休止的试用工具这一点上。

目前主要在用一个国内团队的GTD软件Doit.im,偶尔用其他诸如滴答清单、奇妙清单之类的相对轻便而且同样支持手机等全平台的应用。

关于时间管理,回到最初,也许那个书单最后的一句话仍然是最好的总结之一:

使用哪种工具或者如何使用都不要紧,重要的是制定一份个人使命陈述,定期评估时间利用效果,找一些办法来坚持不懈地努力实现目标。个人使命陈述制定好以后,用任何一种方便的时间管理工具都能很容易地安排好优先顺序 —《平衡的智慧》

由于是第一次主题阅读,摸石头过河,看完后也没有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且是工作之余阅读。时间线也拉的很长,处于断断续续在看的状态。
等有时间会尝试用《如何阅读一本书》里关于主题阅读的建议重新整理一下在分享。

主题阅读最大的一个体会就是当你看了大部分这个主题的书之后,看其他的书会很快,因为大部分都是重复之前的内容,甚至有些书你知道看目录就能猜到内容。也很容易识别好书和坏书,甚至有时候看题目就知道是否是拿一些经典书籍的概念炒冷饭圈钱的作品。

主题阅读,尤其是实用类的主题阅读,最重要的还是知行合一的实践,实用类的书籍只有当你使用过后,才算真正意义上的阅读。

“经典重读”

换过几次工作后,最近一次失业中正好大学同学在创业,于是就跑到浙江一带做电商。

这算是我做的最久的一份工作,每次往返浙江和湖南,整理行李时都会面临带哪几本书的问题。

也就是那个时候逛一些图书网站和豆瓣,找不到什么特别要看的书来看。
于是想起那些读过的好书,有多少如今是我做到过的,而且就算重读一遍也会随着这几年的经历有新的收获。

每年都会在包里的主要由两本,《人生的智慧》和《简单的艺术》。

然后加一本小说一本实用类的工具书或者其他什么,但一般不会超过五本。
另外在浙江工作的第二年,kindle进入中国,推出kindle Paperwhite,有这
玩意后算是进入电子书阅读的新纪元。也大大降低了携带纸质书的数量。

我觉得卡尔维诺对经典的定义很清晰:

经典作品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

另外,也许卡夫卡从另一个侧面描述的也不错,如果经典能有这种效果就更好了。

我觉得我们应该阅读那些伤害我们和捅我们一刀的书。

如今读得更少,但另一方面,我想专注也自有其力量,我得到的也许更多了。


把阅读当成生活的习惯这几年,如果让我穿越回去重新开始自己的阅读史。
也许首先要读一遍的是《如何阅读一本书》,而不是几乎最后在读,这是一种类似磨刀不误砍材工的顺序。

另外不要把精力耗费在对抗社交网络上,保持平衡即可。

事实上社交也是一种动力,不可否认的是有段时间为了在社交网络上有书可晒,因此多读了一些书。有些东西面对、接受然后放下远比抵抗来的有效。我也从社交网络里获得过不少好书的推荐,作为一种无偿的获得,报偿的方式就是自己也无偿的分享。

阅读者本就相对孤独,然而阅读本身也许就是阅读者最好的社交方式,何必去别处寻找。

一般来说,我因书结识的朋友远比在工作和酒桌上结识的要相处的久。
最后是找书的问题,也许入门这两个书单就足够。

  1. 偏文科的豆瓣图书Top250
  2. 偏理科的果壳网曾经号召网友总结的各领域入门书籍推荐

读书这种事因人而异,也许你自己的经典就在其中。

而且真正开始读书,很快就会顺藤摸瓜,一般的作者也是读者,会在书中自然的推荐他喜欢的作者,遇到喜欢的作者然后去买这个作者推荐的书,一般都错不了,一直循环下去,总能有书可读。

总结下来,无非以下几条:

  1. 放下关于心中已有的阅读经验,然后重新学习《如何阅读一本书》。
  2. 跟随兴趣阅读,读不下去时社交网络也许可以帮你,或者你可以写一个博客(无技术要求的简书网、豆瓣、QQ空间、微信公众号等等)。
  3. 开头可以由几个书单带领,挑有趣的读,然后从有趣的书里顺藤摸瓜。
  4. 一直下去,直到成为习惯。
  5. 不要拿没时间当借口,或许这正是个入口,现在就可以去学习时间管理,学会安排时间。
添加新批注
在作者公开此批注前,只有你和作者可见。
回复批注